如今,苏-30MKK依然活跃在一线,说明咱们的后勤保养是十分给力的。毕竟战斗机的每次执行任务,都涉及到一个专业名词,设计寿命。它通常以"飞行小时数"(如数千小时)或"起降次数"为指标,单次飞行对寿命的消耗不是固定值;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战斗机执行低空突防、激烈空战等高强度任务,那么1小时飞行可能消耗相当于2-3小时的"等效寿命";而平稳的转场飞行或巡逻任务,1小时飞行的损耗接近1小时设计寿命。
起降次数也是关键指标,部分战机设计中"起降1次"约等效于消耗0.5-1小时飞行寿命。苏-30MKK服役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时间,以一架战斗机约30年的使用年限来看,咱们的苏-30MKK其实已经到了"暮年"。但如今,老将依然在前线拦截外军军机则说明,苏-30MKK的状态依然神勇。同时,它的出现,也在为后辈,咱们更先进的重型战斗机在节省设计寿命。
总的来说,在我军国产新型战斗机不断涌现的今天,出动何种机型对外军进行拦截,有着充分的考量。其中的一句潜台词,或许就是,"不是我的战机行不行,而是对手的你,配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