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爆单29万辆后,19.58万的小鹏G7能否杀出血路?(2)

2025-07-04 13:16  头条

我们先来看一下硬核科技,这里不仅是科技平权,更要「硬核」。这次发布会上,小鹏带来了702km CLTC超长续航、全域800V高压SiC碳化硅平台、5C超充AI电池、追光全景抬头显示AR-HUD、天玑系统等。

小鹏汽车自研的图灵AI芯片 | 图片来源:小鹏汽车

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小鹏自研的图灵AI芯片。

据了解,小鹏G7的Ultra版本搭载了3颗小鹏自研的「图灵AI芯片」,总算力超过了 2200 TOPS,因此官方给 G7 的标签之一是第一款「具备 L3 级别算力」的 AI 汽车。G7的算力是行业主流旗舰的 3 倍到 28 倍,这让它能运行更复杂、更智能的AI程序。

不过,2200 TOPS的算力,并非全部用在辅助驾驶。具体是这么分配的:在辅助驾驶方面,用两块图灵AI芯片替代双英伟达Orin-X芯片;在座舱方面,小鹏采用图灵AI芯片+高通8295P,有效AI算力比行业旗舰大26倍。

小鹏用3颗自研芯片,释放出2200TOPS的算力,到底能否转化为用户体验呢?还是跟前几年类似又在「堆料」呢?对此,何小鹏表示,他们要做的是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

在软件方面,小鹏采用了VLA-OL+VLM双架构,不依赖云端即可完成复杂场景决策。VLA (Vision-Language-Action) 模型,你可以把它理解成「行动决策大脑」。它不像只会背书的学生,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它通过摄像头看到世界,用AI去理解这个世界,然后做出最合理的行动。

而VLM (Vision-Language Model) 模型,则可以叫它「理解世界的大脑」。如果说VLA负责「怎么开」,VLM就负责「看懂了什么」以及「如何与你交流」。

简单来说,VLA掌管车的运动与行动决策,而VLM则负责理解与交流,是整车跟人交互OS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