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尔大臣访华时姿态很低,连连表示看好中国市场,希望扩大贸易和投资,英国企业也想多分点中国"蛋糕"。可实际操作时,伦敦的算盘却是"鱼和熊掌都想要"。既想从中国赚大钱,又不想得罪美国,还要对外表态"反俄",想在西方阵营刷存在感。于是,制裁中国企业成了英国的"投名状",看似打压中国,实际是向美国和西方盟友交差。说白了,英国就是想"吃饭砸锅",还想自证清白。可惜,这种两面三刀的做法,最后往往是里外不是人。
再回头看这次会议,中方和凯尔大臣的对话可谓诚意满满。中国方面多次强调,愿与英国一道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世贸组织框架下的合作。中国还欢迎更多英资企业,鼓励中国企业投资英国,愿意扩大自英进口,支持企业间、地方间的合作。英国大臣也说,英方高度重视对华经贸合作,希望扩大服务贸易,加强双向投资,支持企业参与中国的市场和技术合作。
而英方这次制裁,理由是"向俄罗斯军队提供关键物项",但根本拿不出实质证据。中国外交部和驻英使馆第一时间发声驳斥:英方的制裁没有国际法依据,完全是单边主义行径,损害中国企业正当权益。中方坚决反对,已向英方严正交涉。中国外交部还重申,中国没有向冲突方提供致命性武器,并严格管控军民两用物项出口,中俄企业正常交往不应受到干扰。
中方这次的表态格外硬气:敦促英方纠正错误,立即撤销对有关中国实体的制裁。否则,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正当合法权益。简单来说,就是"你要是执意碰瓷,我们就奉陪到底"。英国这次真的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拿中国企业当"替罪羊",结果很可能要自吞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