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与中国谈妥了,英国就出手制裁中国实体,不许援助俄罗斯?不到24小时,中方直接下达通牒
据报道,中英两国刚刚在北京举行完第14次经贸联委会会议。会议刚落下帷幕,气氛正热火朝天,大家都以为中英合作的春天要来了,结果转头不到24小时,英国突然宣布制裁三家中国实体,说是"涉及向俄罗斯军队提供关键物项"。这操作,属实让人看得一头雾水。刚谈完合作,马上翻脸制裁,中国企业成了"背锅侠"。面对英国的"变脸",中国不仅没有退让,反而第一时间下达通牒,要求英国立刻撤销制裁,否则将采取必要措施。中方这回态度空前强硬,底气十足,英国这次怕是真的要碰钉子了。
本来这场中英经贸联委会,是两国关系缓和的一个重要信号。双方就贸易、投资、产业、规则、市场等一系列问题深入交流。根据双方的说法,这次会议不仅时隔七年重启,还签署了多项合作备忘录,达成了不少共识。英国代表团表示,非常看好中国市场,愿意扩大双向投资,加强产业和服务贸易合作。中国方面也表态,欢迎英资企业投资中国,愿意扩大自英进口,支持双边资本流动。
大家都以为,过去几年因为疫情、脱欧和地缘政治影响下的中英关系,有望迎来一个新起点。没想到,会议刚开完,英方转身就给中方"上了一课",对三家中国企业下了制裁大棒,理由就是"怀疑这些企业向俄罗斯军队提供物资"。这样的剧情反转,属实有点"戏剧性"。前脚还在北京握手言欢,后脚就把中国企业推上风口浪尖。说一句"两面三刀",也不为过。
其实,英国的这套操作,并不只是单纯的"出尔反尔"。深层原因说起来,其实是多重压力夹击下的"左右逢源"。一方面,英国经济增长吃力,通胀高企,脱欧的后遗症还没消化完,急需中国市场"输血"。可另一方面,随着中美博弈升级,西方阵营对华政策越来越强硬,美国不断给盟友施压,要求"站队"对中国"硬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