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AI时代制造业发生了啥变化?(2)

2024-12-31 11:38  资讯中国

3、主导阶段:大模型的出现是AI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拉开了AI时代新的序幕。通过NLP优化、简化模型开发、多任务学习、预训练与微调、推理、迁移学习能力等"技能"叠加,AI自主意识越来越强,能够自主地进行决策、控制和优化生产流程,完成高度自动化、定制化、智能化的生产制造,实现"人"的部分"解放"。AI主导下的生产制造,不仅仅在流程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升级,更核心的价值是对离散型制造本身的创新和变革,使得产品设计优化、柔性生产、敏捷制造达到稳态和敏态的高度统一,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同时,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护城河愈发坚固。

朱金童表示,"客观上讲,当下的工业AI应用依然存在不确定性,但工业制造本身追求的是确定性结果,其对精度的要求很高。尤其在先进制造和高端制造领域,试错成本太大,这直接导致了AI快速落地与制造业审慎决策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以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机器视觉为例,在工厂缺陷检测中,依然会存在误判、漏判的可能。这就衍生出另一个问题,AI的工程化问题。

AI的工程化指的是将人工智能的理论、模型和技术转化为可在实际环境中稳定运行、可维护、可扩展的产品和服务的过程。

而真实的场景环境往往是,开发工业软件的人、研发AI算法模型的人、业务落地使用的人,各不相同。这就需要大家在作业过程中实现高度的配合与协作。通过团队协作,来弥合研究到生产的差距、技术栈的复杂性、模型的泛化能力等挑战。

当然,缺陷检测中误判、漏判问题,有时候可能并不是技术本身造成的,而是来自于场景的特殊属性,比如光线、位置等等。

要解决光线、位置等问题,就需要一线资深工程师Know-How构成的专家知识库来克服,因此具有制造业背景的工业智能服务商才具备市场核心竞争力。

采访中朱金童认为,"格创东智一直坚信,'做好工业软件,需要工业基因'。而这也是格创东智坚守工业AI最大的底气是,'从工业中来,到工业中去'。"

AI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

从事物发展角度看,不管是工厂、城市、园区等,都符合熵增规律。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体系会增加各种各样的功能、模块,后续慢慢成长为一个复杂的系统,随之出现越来越多的管理对象。

此时对"集中管理"能力的要求"水涨船高",一旦临界值出现,就需要打破现有体系,进行专业化分工管理,有人管生产、有人管设备、有人管工艺,但与专业化分工同时出现的问题是体系的"割裂感"。

以此,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后果是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割裂。这时候就需要新的解决方案,例如标准化SOP的出现,大家都在同样的SOP逻辑里按规则行事,做一些熵减的工作,来平衡这个体系。

AI的出现,最大的作用是这个"超级大脑"会将集中管理的临界阀值的指数级拉高,对管理的半径和能力也都是极大的扩容。其次,AI处处都会以"优化师"的身份,让熵增变慢,让熵减变快,一增一减将极大改善现有困境。

朱金童透露,"从工厂的角度看,工厂里最重要的投入之一就是设备,其次是原料、能耗、工艺等,以上所有都需要软件来管理。如出一辙的是,当越来越多的软件管理不过来的是时候,就需要AI来赋能。

"这也是格创东智一直坚持"AI+工业软件+智能装备"战略三支柱布局,围绕制造业生产、设备、品质、能碳、物流、供应链等场景化开展AI赋能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