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退款”将成过去时!多个电商平台集体修改

2025-04-25 13:58  头条

最近几年,说起电商"仅退款"一定是绕不过去的话题,就在市场争论不断的情况下,仅退款终究还是成为了历史,面对着电商的集体改变,仅退款该不该有呢?

一、仅退款正式成历史?

据《北京商报》报道,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将全面取消"仅退款",原有的"退款不退货"申请,将交由商家自主处理。

淘天集团方面已明确表示,"为平衡实现商家权益保护与消费者体验提升,后续平台将不主动介入消费者在已收到货后的不退货退款售后申请,由卖家先行与消费者协商处理。"其他几大平台尚未回应。

所谓"仅退款",是指消费者完成网购交易后,可直接选择退款而无需退货,通常适用于产品质量问题较大的情况,如商品破损、功能不完整,或商家的宣传与实际商品不符。

某些情况下,如果商家在销售时明确承诺支持无理由退货,消费者可因个人原因(如不喜欢、不合适等)要求申请"仅退款",但一般需在商家规定的时间和条件内提出。

该服务自2021年由拼多多最先推出,早期应用于生鲜品类,后拓展至全品类。2023年开始,抖音、淘宝、京东、快手等各大电商平台相继引入,"仅退款"也成为行业标配。

淘宝天猫在去年7月率先松绑"仅退款"规则。阿里旗下1688平台自今年3月下旬开始,已全面取消"仅退款"政策,在处理商品品质问题的交易纠纷时,根据账号诚信情况判定,由平台补贴受损方。京东、快手、拼多多等平台也进行了一定优化。

二、仅退款究竟该不该有?

面对着市场的变革,"仅退款" 究竟该不该有?这一规则的变化又将对电商行业产生怎样深远的影响?

首先,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仅退款的出现是电商行业推动服务进一步优化、提升消费者体验的重要举措。在电商发展的初期,由于交易环境的虚拟性,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往往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一旦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或不符合预期,消费者往往需要经历繁琐的退货退款流程,这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也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在这种背景下,仅退款作为一种创新的售后服务方式应运而生。它允许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后,如果商品存在问题,可以无需退货而直接获得退款。这一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消费者的维权流程,降低了消费者的维权成本,从而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满意度和忠诚度。对于电商平台而言,仅退款也成为了一种吸引消费者、提升平台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其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仅退款模式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仅退款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了他们获利的工具。一些消费者或组织通过虚构商品问题、恶意投诉等手段,利用仅退款政策进行套现或诈骗。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商家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电商平台的运营秩序。部分平台在未充分了解纠纷具体情况时,不经商家同意就向消费者发送"仅退款"通知,导致部分商家在责任尚未明确的情况下就损失了货款和产品。这种一刀切的处理方式不仅让商家感到不公,也加剧了商家与平台之间的矛盾。商家们纷纷表示,仅退款政策被滥用后,他们的经营成本大幅增加,甚至面临破产的风险。

第三,仅退款政策的取消可以看作是市场动态调整的一个必然过程。电商平台需要在消费者权益和商家权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当仅退款政策被滥用,对商家权益造成严重损害时,平台就需要重新审视这一政策。这一系列举措表明,平台意识到原有的 "仅退款" 规则在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同时,过度牺牲了商家利益,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取消 "仅退款",将权力交回给商家和消费者自行协商,有助于构建更加公平、健康的电商市场环境,促进电商行业从低价竞争、无序竞争回归到良性竞争,保障商家的权益。

第四,从长期来看,电商平台必须探索并实施新的业务规则,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一方面,要继续强化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如加快处理速度、提高透明度等;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商家的利益,例如通过优化退货流程、减少恶意退货现象等方式降低商家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