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日本厚生劳动省正式宣布全国进入流感流行期,这比往年平均提前了约五周,成为自1999年有现行统计记录以来第二早的流感暴发。此次疫情发展迅猛,截至10月5日,日本全国已有六百余所幼儿园、中小学全面或部分停课。
疫情最严重的冲绳县,每所医疗机构平均报告病例数高达12.18例,远超10例的"警报级别"。东京、宫崎等地也成为重灾区,病例数持续攀升。
01 疫情速览:病例激增1.5倍,七周连续上升
流感疫情在日本全国范围内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9月29日至10月5日这一周,日本全国报告流感病例6013例,平均每所监测医疗机构1.56例。
这一数据较前一周的1.04例增长了50%,显示疫情正在加速扩散。
更令人担忧的是,新增流感病例数已连续七周保持增长,自8月中旬以来持续上升。
日本流感监测系统规定,当每家医疗机构平均病例数超过1例,即标志着流感季开始;超过10例则达到"警报级别"。目前冲绳县已远超警报线,疫情形势严峻。
02 反常现象:五年最早爆发,南北半球病毒交汇
今年的日本流感季不仅来得早,而且规模异常。澳大利亚墨尔本世卫组织流感合作中心副主任伊恩·巴尔指出:"过去几年日本流感季开始得较早,但从未像今年这样提前"。
分子病毒学家温拉德·巴拉苏布拉马尼安解释,今年日本流感患者就诊人数的增长比往年提前了五周。
专家分析,此次异常提前的爆发可能源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国际旅行恢复:新冠疫情后跨境往来增加,促进了病毒传播。
病毒变异:有专家指出,今年的流感病毒株传播效率提高,并可能对部分抗病毒药物产生耐药性。
气候异常:气候变化也可能影响了病毒的传播模式。
免疫差距:多年防疫措施导致人群对流感的免疫力下降。
03 社会影响:学校纷纷停课,儿童最易感染
流感疫情已对日本教育系统产生明显冲击。截至10月5日,日本全国共有六百余所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全面或部分停课。
儿童和青少年成为最易感人群。数据显示,9月份因流感住院的287人中,近一半是14岁及以下的儿童。
在山形县的一所小学,发生了典型的聚集性疫情--36名学生中有22人出现流感症状,学校不得不紧急关闭。
这些情况表明,流感病毒正在学校等集体环境中迅速传播,引发了公共卫生当局的高度关注。
04 病毒溯源:或与南半球流行毒株相关
科学家们正密切关注此次流感疫情的病毒株来源。虽然日本境内流行的具体病毒株信息尚未完全公布。
但专家推测,疫情可能由甲型流感病毒H3N2引起。
这一毒株在过去两个月曾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激增,当时南半球正值冬季。
巴尔副主任解释:"大量澳大利亚人前往日本旅行,这意味着病毒在南北半球之间传播的机会更多"。
马来西亚等其他国家今年也出现了流感季提前的情况,其中H3N2毒株占主导地位。这表明可能存在区域性的病毒传播模式。
05 全球警示:亚洲邻国需加强防范
日本早期流感疫情为即将进入冬季的亚洲国家敲响了警钟。
专家认为,虽然此次疫情不太可能演变为全球大流行,但很可能从日本扩散至周边国家。
巴尔副主任明确表示:"疫情很可能从日本扩散至周边国家,或从日本出发的旅行路线上的沿途国家"。
即将进入冬季的国家更容易发生疫情。这一警示对中国等北半球国家尤为重要,特别是随着气温下降,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风险增加。
06 防护措施:疫苗接种与日常预防并举
面对提前来袭的流感疫情,日本卫生部门呼吁公众加强防护。
专家建议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及时接种疫苗:尤其是老年人、幼儿和有慢性基础病患者更应尽早接种。
做好日常防护:勤洗手、确保空气流通、在拥挤场所佩戴口罩。
及时就医:一旦出现流感症状,如发热、咳嗽或身体疼痛,应留在家中休息并尽早就医。
遵守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手肘遮挡。
就在去年,日本刚经历了1999年以来最严重的流感季,峰值时每所医疗机构平均报告病例数高达64.39例。而目前冲绳县的数据已达12.18例,远超警报线。
随着北半球气温逐渐下降,这场异常早到的日本流感疫情,无疑为即将进入冬季的亚洲国家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