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高额关税讹诈,不可持续",今天的特朗普又变脸了,相较于特朗普的反复无常,中方的反制态度越发强硬,据香港《南华早报》的消息,自中国于10月14日正式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以来,首艘美国船只被罚了446万元,港媒表示,中国正用三大信号告诉特朗普政府,中方对特朗普的耐心已经见底,接下来,中方只会越打越强硬。
美国船只被罚446万元
此前,或为了增加谈判筹码,特朗普政府无端对中国船舶加征港务费,对此中方也于10月14日这天正式对美国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涉及范围包括美国旗、美国造以及美国公司拥有亦或者美国参股或者经营等。
值得关注的是,中方这一反制刚生效就见效了。
根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美国美森航运公司的"曼努凯"号货轮在13日抵达宁波,14日卸货的时候,被收取了446万元费用。
实际上,据专业人士分析,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船舶征收费用的影响有限,因为根据数据显示,在去年全球贸易船舶共停靠港口8.5735万次,但这其中只有254次属于美国收费的范围。
相较而言,中国所采取的反制措施具有更为广泛的影响力。
美国海事咨询公司负责人莱特伯恩指出,鉴于多数航运公司的股权架构往往呈现出高度复杂性,甚至存在刻意不透明的状况,因此目前尚难以对影响范围作出全面且精确的评估。
在初期阶段,市场关注点主要集中于上市公司,但值得注意的是,诸多欧洲航运公司亦可能由美国基金以私有化形式持有股份。
但不管怎么样,中方近期对美国一系列的反制动作,似乎在表明中方正失去对特朗普政府的耐心。
港媒直截了当的表示,三大信号正说明中国只会越打越强硬。
三大信号中国越打越强硬
要说港媒为何如此觉得?
具体来看,首先中国已经做好了与美国正面对抗的准备,再次重申了"谈,敞开门谈;打,奉陪到底"的立场。
中方对特朗普政府已展现出充分的克制与耐心,但当前局势的发展,责任完全在于特朗普政府自身。
就拿此次中方强化对稀土出口的管控举措来说,这并不是中国首次运用稀土这一战略资源作为外交或经济手段。
早在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宣布实施所谓"对等关税"政策仅两天后,中方即对部分中重稀土相关产品实施了出口管制措施。
直至6月的中美伦敦会谈期间,作为美方解除部分对华出口禁令的交换条件,中方同意建立"临时许可证"制度,允许合规企业在通过中方审批程序后进口稀土。但需强调的是,涉及军事用途的稀土产品,仍被明确列为"不合规"范畴,不予批准进口。
然而记吃不记打的特朗普政府,单方面掀了桌子,宣布出口管制实体清单穿透性规则,而这一规则事实上将数千家中国企业延伸列入了黑名单。
看后来的荷兰政府强制冻结中国半导体企业--安世半导体,刚好跟特朗普政府的制裁无缝衔接了。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直接加强了稀土出口管控,美国却喊起痛来,第一时间祭出100%关税威胁。
然而特朗普政府却没有明白一个事,中国敢这么做,必然已经做好了承受这场贸易战风暴的准备。
但如今看来,美国自己没有准备好。
此外,第二个信号就是中国正逐渐降低对美国的依赖,不管是农产品领域亦或者最关键的芯片领域。
更不用说,当下中国直接打出了升级版稀土牌。
而最后一点就是,中方正着手重构其对美政策工具体系,具体举措涵盖:严格管控稀土资源出口,重新规划针对部分关键科技产品(如H20)的进口策略,以及积极推动供应链多元化布局。
中国所采取的每一项措施,均旨在增强自身在未来应对美国施压时的抗风险能力,有效分散潜在风险。
或许这场关税战,最终还是要取决于中美谁更有"打到底"的决心和意志了,但就目前情况来看,特朗普并不愿意跟中国"打到底",一下子放软语调,既然如此,美国就应该拿出诚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