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传言说"4月20号开始全面取消土葬火葬",搞得不少农村老乡都在讨论这问题。
有人向有关部门进行了核实,现行的《殡葬管理规定》里并没有这种禁令,而且现在推行的殡葬改革主要是为了规范管理,不是要一刀切,取消土葬、火葬这些传统方式。改革是为了让殡葬服务更规范、更便民。
下面就来说一说,这次改革主要说的是哪三件事。
第一,在有条件的地方推广节地生态葬,比如树葬、花坛葬这些新方式。这些葬法既环保又节约土地,还保留了传统文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现在不少城市公墓都在试点,老乡们可以多了解了解。
其实就是,在偏远山区因为交通不便、民族风俗等原因,暂时还能土葬,但得用环保棺材,也不能随便找块地就埋,要在指定区域安葬。
第二件事就是要整治乱埋乱葬的问题,特别是耕地里、景区这些地方随便下葬的情况。这既影响耕种,也破坏环境。
有网友说到:"我国是人口最大的国家,18亿亩耕地红线可是生命线,但现在有些农村地区,坟头都修在了耕地上,导致坟墓侵占了大量耕地,加剧了土地资源的紧张局势"。
确实,推行火葬、生态葬这些新方式,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它不仅能够有效保护耕地资源,又可以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是提倡"厚养薄葬"的新风尚,就是老人在世时多尽孝,走后丧事从简。现在有些地方办白事攀比严重,动不动就大摆宴席、铺张浪费,确实该改改了。这样既减轻负担,又弘扬孝道,您说是不是?
有网友指出,现在农村确实存在一些怪现象:老人在世时不好好孝顺,去世后却大操大办。买豪华棺材、摆高档酒席、修气派坟墓,有的还请歌舞团来"斗热闹"。说白了,这都是做给外人看的"面子工程"。
其实,这次殡葬改革就是要整治这些歪风,重点破除迷信、反对铺张。国家这么做,就是为了让社会风气更健康,也让老百姓减轻负担。
也有专家指出,全国每年约有1000万人离世,传统土葬每年消耗木材200万立方米,相当于300万棵成树。这样的殡葬改革,既保耕地红线,能减轻群众负担。有关部门表示:改革会慢慢来,也会尊重各地风俗习惯,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惠民力度等方式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