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6年10月,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病死。垂帘听政的高太后闻讯,带着宋哲宗亲临祭奠。之后,北宋朝廷为司马光举行了隆重的悼念活动。然而在司马光的葬礼上,苏轼的一句玩笑话,却让北宋政坛风波再起,引发了激烈的党争。那么,在这场葬礼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一、风波骤起
对于这场风波,史书上有四种大同小异的记载,大体上的情况是这样的。在司马光死后,丧礼的相关活动是由程颐主持。程颐虽然没有考中科举,但学问很好,而且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即"洛学"。后来在司马光等人的推荐下,程颐入朝为官,任崇政殿说书,成为宋哲宗的老师之一。在主持丧礼活动的过程中,程颐"专用古礼"。
当时,北宋朝廷在明堂发布赦令,群臣前去朝贺。活动结束后,官员们去祭拜司马光。恪守礼制的程颐表示反对,"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岂可贺赦才了却往吊丧?"当时在位的一位官员反驳说,"孔子言哭则不歌,即不言歌则不哭,今已贺赦了,却往吊丧,于礼无害。"程颐语塞之际,苏轼说道:"此乃枉死市叔孙通所制礼也。"在场之人无不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