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多家媒体报道,中美元首釜山会晤已经圆满结束,双方就贸易问题达成了诸多共识。美方承诺降低10%的所谓"芬太尼关税",将"50%穿透性规则"和对中国造船业等调查延长一年期限。

中方则在稀土出口、关税和农产品等方面放宽限制,总体来说是皆大欢喜的局面。以至于特朗普在返程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一次圆满的会晤,如果按1~10打分,他会给出12分。
不过在中美会晤正式落幕后,俄罗斯方面也有了新的动作。
据俄新社报道,当地时间10月30日下午,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俄总统普京的日程中暂无和中方最高层的通话安排,但如果有必要,俄方可以最快速度安排。

言外之意就是,俄方随时能够和中方高层互通通话。然而中俄近些年关系发展迅速,已经到了"无上限"的阶段,尤其是俄乌冲突爆发后,普京全力推动"向东看"战略,让中俄各层级保持定期会晤,高层对话互通有无,在这种情况下,俄方为什么会特意暗示通话呢?
这还得绕回中美元首会谈的内容上。特朗普在会晤结束采访时表示,中美将在俄乌问题上进行合作。不过也仅限于这句话,没有透露更多内容。
虽然中方的外交声明中没有确切提到俄乌局势,但却表示,当下的地缘局势还存在很多难题,中美可以共同展现大国担当,多做一些对全球和平有利的事情。

乍一看这只是官方的立场表态,但前有特朗普明确提及乌克兰问题,而俄乌冲突也的确是全球地缘局势动荡的根源之一,那么在俄罗斯看来,中美之间或许已经就乌克兰问题达成了一些共识,但却没有对外公布。这就能够解释普京为什么暗示举行两国领导人通话,他很想知道中美双方都谈了些什么。
要知道,俄罗斯现在的处境并不算很好,特朗普虽然竞选时就宣称要上台就叫停俄乌冲突,但这期间的复杂程度远超他的想象。在此期间,特朗普也不断转变立场,榨干乌克兰利益之后就抽身离开,将注意力转投到中东和亚太这两个重要地区,虽然还没有放弃乌克兰,但也仅限于口头支持,将所有压力甩给欧洲国家。

今年8月15日,"普特会"在阿拉斯加举行,但却没什么进展;10月16日,普京再次致电特朗普,两人通话长达2.5个小时,期间普京再次重申了俄方接受停火和谈的基础条件之一就是"乌克兰割让顿巴斯",并敲定了再未来两周内前往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进行第二次会晤。
而在隔天的17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到访白宫,特朗普转述了普京的停火条件,并对泽连斯基施压,如果乌克兰不接受将有"灭国"危机。但让特朗普没想到的是,泽连斯基态度坚决,最终游说特朗普接受"当前战线冻结停火"的建议。
到了20日,俄外交长与美国务卿展开通话,双方就相关议题各持己见。拉夫罗夫表示,俄方绝不会接受"冻结现有战线"的停火方式,坚持要求"割让顿巴斯";鲁比奥则强调,如果俄方不接受,那么布达佩斯的会面就没有任何意义了。随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布达佩斯的会晤已经取消。

在这种美俄关系僵化的背景下,中美元首会晤却有可能就俄乌问题达成共识,要说普京不想知道双方谈了什么是不可能的,而且中方也不可能主动向俄罗斯通报会谈内容,俄方只能打明牌,希望能够和中方互通电话。
就算普京沉得住气,没有当天这样进行外交暗示,但等不了几天也会主动致电中方。俄乌局势已经打了3年多,普京的确没心思继续打下去了,但战场利益不能拱手让出,这是和谈的底线,如果美方有其他举动,那么俄罗斯就要做好最坏打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