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玉米市场在经历连续涨价后,迎来了新一轮的上量冲击,市场整体呈现出震荡回调的态势。不过,从当前市场表现来看,并未出现预期中的加速下跌,仅吉林地区表现相对明显,而黑龙江、内蒙古、辽宁以及山东等地则展现出较为坚挺的走势,玉米新粮全面翻红的曙光似乎已隐约可见。
吉林地区目前正面临本地玉米新粮的第一波上量冲击,由于收割时间较晚,当地深加工企业已连续多日处于下跌回调状态。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上量势头强劲,但吉林地区玉米价格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或许已相对有限。一方面,吉林地区在上量之前,已跟随黑龙江地区经历了一轮下跌,跌幅接近200元,继续大幅深跌的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今年吉林玉米粮质良好,且卖粮农户普遍存在看涨情绪,若深加工企业跌幅过大,农户必然难以接受。因此,吉林地区虽受上量冲击价格下跌,但跌幅预计不会太大。
与此同时,黑龙江地区则透露出全面翻红涨价的积极信号。尽管近期连续雨雪天气对玉米上量造成了一定阻碍,有利于价格坚挺,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黑龙江压力较大的东部、绥化及西部地区,接连出现企业涨价现象,这已非单纯天气因素所能解释。这表明当前玉米上量高峰或已过去,后续上量规模难以对玉米价格形成显著压制。此外,深加工企业涨价通常源于玉米上量不足或基层收购价格上涨,无论哪种情况,都将进一步支撑玉米价格。因此,黑龙江地区有望成为最早进入翻红涨价行列的地区,且涨价幅度或超预期。
综合来看,当前黑龙江、辽宁及山东等地玉米价格已显跌不动迹象,市场逐步走稳,涨价预期增强。这些地区正等待一个契机,以实现全面翻红涨价的局面。从目前市场走势判断,这一契机或许不会太远,甚至有可能在11月份就得以实现。整体而言,玉米市场虽面临上量冲击,但各地区表现分化,部分地区已显露出涨价苗头,市场整体向好趋势或已初现端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