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预言成真!外长取消访华,德国国内声音变了,中方这次不客气了,默茨火速对华做出保证
据澎湃新闻报道,10月24日,德国外交部长瓦德富尔原计划的访华行程突然宣布"推迟",这一决定立刻引发了广泛关注。瓦德富尔作为德国默茨政府的第一位访问中国的高级官员,行程的变动不仅在德国国内掀起了舆论波澜,也暴露出中德关系在多方面的紧张。更为显著的是,这一事件印证了前总理默克尔的预言:德国与中国的关系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复杂的外交博弈正在深刻影响德国的经济和政治局势。
原定于2025年10月26日开始的访华行程,瓦德富尔本希望借此机会推动德国与中国在稀土资源、汽车工业等关键领域的合作。然而,临行前的言论却让本次行程陷入了难以挽回的境地。瓦德富尔在接受采访时不仅提出希望中方放松稀土出口管制,还毫不犹豫地谈到了台海问题,并表达了德国在这一问题上的模糊立场。他声称,若台海局势因为"暴力冲突"受到影响,全球经济将面临重大挑战。但他没有明确表示反对"台独",这一点显然触碰到了中国的底线。

中国外交部对于瓦德富尔的言论做出了明确而强硬的回应。发言人郭嘉昆指出,瓦德富尔所说的"维护台海现状"未能旗帜鲜明地反对"台独",这种模糊的措辞实际上是在纵容"台独"分裂活动,这种立场必将对台海稳定和区域和平造成严重冲击。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并要求德方在一个中国原则上更加明确,避免在核心利益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
瓦德富尔言辞之间的矛盾与不明确,让原本已经悬而未决的行程更加扑朔迷离。最终,德国外交部宣称,由于"未能在中国安排足够多的会谈",此次行程"推迟",这显然只是一个掩饰背后深层次矛盾的借口。
行程的推迟立即引发了德国国内的强烈反响。尤其是在政界,瓦德富尔的表态引发了基民盟内部的不满。基民盟作为德国的主流保守党,历来在对华政策上采取较为硬朗的立场,然而此次在外交事务上的操作,却给德方的外交信号带来了不小的混乱。更令德国政府头疼的是,瓦德富尔的这一行为并没有在其执政的联盟内获得统一支持,反而加剧了政界的裂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