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微信支付截图和一句石沉大海的"能不能退回来",成了这个农村少年在上海的最后记忆。
今年3月29日傍晚,19岁的河南鹤壁小伙怀揣打工梦抵达上海虹桥高铁站。第一次来到大都市的他准备投奔在浦东新区打工的堂弟,开启新生活。在出站口,他与一名运营车辆司机私下谈妥100元车费前往浦东新区宝佳苑小区。
郭先生从弟弟手机里找到的支付记录。图/受访者提供
到达目的地扫码付款时,因操作失误,100元车费错付成了1010元。司机收钱后迅速驾车离开。小伙发现后立即通过微信支付记录留言:"你好我这边付多了,能不能退回来。"消息如石沉大海,始终未得到回复。
01 绝望的求助之路,无人回应
三天煎熬,两度求助,一无所获。这个刚踏上社会的年轻人尝试了所有能想到的办法要回多付的910元。
3月31日,在堂弟陪同下,他来到上海市浦东分局杨园派出所报警。警方仅提供了司机的车牌信息,更多帮助无从谈起。
"这件事后他就没去找工作,一直住在堂弟那里。"哥哥郭先生后来回忆。家庭本就困难--父亲患病无法工作,母亲靠打零工维持生计。这多付的910元,很可能是他带来的全部生活费。
内向的性格和经济压力交织,将他推入绝望深渊。4月3日晚,他向同伴透露了轻生念头,随后消失在茫茫都市中。
02 山林中的农药瓶,迟到的告别
一场跨越沪苏两地的搜寻在阴雨中展开。4月4日,哥哥从河南赶赴上海,与警方一起调取监控,发现弟弟已前往苏州。
六天苦苦寻找后,4月9日,穹窿山游客报警称发现一具遗体。当家属赶到殡仪馆,19岁少年的生命已永远定格--法医确认其于4月6日凌晨3点多喝农药自杀。遗体旁,一个敌敌畏瓶子静静躺着。
哥哥反复辨听了弟弟生前发给同学的10秒语音,模糊的声音终于被破译:"我喝了半瓶敌敌畏,过几天再和家里人说吧。"这句留言成了少年最后的告别。
03 消失的司机,未到的道歉
更令家属痛心的是涉事司机的态度。"事发到现在,司机从未主动联系我们。"郭先生曾打通司机一次电话,但对方听完陈述后直接挂断,此后再无法接通。
4月16日,处理完后事的家属以出租汽车运输合同纠纷将司机诉至法院。7月16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司机未到场。
"我现在主要诉求就是想见到这个司机,让他跟我们道歉。"郭先生的声音充满无奈。代理律师表示,目前诉讼核心仍是要求返还多付的910元车费。
如今,那张1010元的微信支付截图静静躺在哥哥手机里,截图下方"你好我这边付多了,能不能退回来"的留言从未得到回复。7月16日法院开庭时,被告席空空如也--司机始终未曾露面。
在苏州穹窿山发现遗体时,民警看到少年身旁的敌敌畏瓶子。这个9月将满19岁的农村少年离家时怀揣打工梦,最终却因910元陷入绝境。
他的父母至今以泪洗面。而那个未退款的司机可能永远不明白,自己拒绝归还的不仅是910元钱,还有一个年轻人对社会的最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