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的时间里,之前一直如日中天的房地产行业迎来了寒冬。
多少之前我们耳熟能详的大企业,因为这一场寒冬的出现迎来了危机。
而且我们要知道,这关乎的可不单单是那些企业、集团。
房地产行业的背后,牵扯到的是一大堆的产业链。
既然上游产业都已经出现了危机,那么这些下游产业不好过也是正常。
如果房地产不能被"救"起来,那么之后恐怕楼市将会面临4大难题。
其影响到的,也不仅仅只是在这一个行业中人的饭碗,而是我们全国人民。
1、老百姓钱包受灾
大家都知道之前有一句话叫做"掏空六个钱包,只为了买一个房子"。
出现这句话的时候,我们也就可以看的出来房价的高居不下。
奈何得是即便掏空了六个钱包,又有多少人只是付了房子的首付。
之后却背上了几十年的贷款。
每一个月都需要支付高昂的月供,其中以大部分还是利息。
之前互联网上就流传不少的视频,购房者辛辛苦苦的还了几个月的房贷之后。
突然却发现,之前还掉的居然是银行的利息。
至于之前购房时的本金,则是连动都没动,面对这种情况,购房者难免唏嘘苦笑。
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之前买房的人面对的贷款以及利率是不变的。
打个比方说,房子的价格下降之前同样地段与面积的房子需要200万。
但是房地产价格下降之后,这栋房子的价格甚至只需要100多万。
当然这是比较严重的说法,或许真实的情况并没有这么严重,可房屋降价却是事实。
如果还按照之前的贷款还钱,那么心中多委屈谁受得了?
之后的房价是不是还会继续下降?是不是要趁着这个时候赶紧出手房子。
以期待能够最好的挽回一下自己的损失?
2、银行贷款还不上
既然已经谈到了银行的房贷问题,在数据上也有十分直观的表现。
截止到去年,个人住房贷款平均利率下降至3.09%,相伴随的还有个人贷款的不良率。
还是截止到去年年底,这个数字陡然来到了0.97%。
相比2023年的时候,上涨了0.21个百分点。
或许这个数字并不算是特别显眼,但是要知道这个可是全国的,背后涉及到的是亿万国人。
并且还是所有银行平均下来的数字,其中有一些银行的表现更为显眼。
以工商银行为例,其个人贷款不良率就达到了1.15%。
就连邮政银行,其个人贷款不良率都已经来到了1.28%。
从这些数字的背后也可以看出,当初放出去的买房的钱。
现如今也有一些难以要回来,那么这些银行又能够怎么做?收回、法拍?
确实我们不否认可以挽回一些损失,但是我们都知道法拍的价格是低于市场价的。
所以之后这还是代表着,当初放出去的买房钱,银行没能收回。
中间就算有差距,那银行还能怎么样?人家就是没钱还,不论怎么钱包都已经空了还能怎么样。
而这还都是去年的情况,那么明年呢?房价是不是会重新涨起来?
3、开放商日子不好过
现如今我们都知道了,房地产的崩塌已经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当年红极一时的恒大、万达、碧桂园又能如何?
不依旧是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甚至破产倒闭掀翻行业啊。
大企业况且如此,那么小的房地产企业又该如何生存?
就像是重庆,有家银行的房地产贷款不良率已经高到3470%
面对这样的情况,又有哪一家银行还敢与把钱借给房地产公司?
我们知道,房地产行业的现金流是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
类似的情况出现时,那么后续想发展必定陷入困境。
然后银行看到这种场景,更加不会下放房地产公司的贷款。进而陷入到一个死循环之中。
种种的因素相叠加之后,影响到的就是整个产业链的运行。
假如工地停工,那么建材市场的生意也不会好过。
建材市场的日子紧俏,他们的工人发放工资必然也面临困难。
工人没钱就不会去消费,然后就会成为之前买房的人赚不到钱。
更加影响到整个市场的发展。
这就是我们要说的,最为关键的一点,经济上的巨大问题了。
4、宏观经济受影响
过去我们总是提到一个词叫GDP,它的涨势一方面确实印证了市场的走向。
不管优势还是颓势,从GDP的数据上都可以看出一二。
然而当整个市场开始萎靡,也就是我们说的大家没钱能够消费。
之后市场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必然是陷入低迷。
还记得之前的日本吗?号称"卖掉东京就可以买下整个美国。"
这句话代表的,恰恰就是当年日本房价的高昂。
起初他们确实是过的十分不错,但是随着房地产的崩盘,日本之后也经过了"失去的二十年"。
其实这也只是一个比喻,我们中国和日本之间还是有着区别的。
不过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稳住房地产的重要性是十分重要的。
好在我们央妈早早就开始发力,为了我们的市场开始施行相关政策。
那么我们普通人应该做什么呢?
刚才我们说到的问题之中,看似是一个死循环,但其实还有破局之法。
大家仍需努力
方法就是尽可能地消费,最近推行的各项政策也可以看出来。
什么购买手机想收几折优惠的事情层出不穷,就连重庆市的区委书记都开始了带头消费。
当大家都愿意消费了,那么市场的是经济自然也就被盘活了。
我们也就会赚更多的钱,来使得我们的市场不至于被房地产所影响。
结语:
相信没有人愿意看到,我们的市场因为房地产的危机被彻底影响。
同时我们也相信,这种情况必然不会发生。市场中将会被盘活,楼市终究会被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