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峰会前夕,印度会"下跪"吗?8月7日,特朗普对印度加征的25%关税就生效了,算上之前已经生效的25%关税,美国对印度的总体关税税率已经达到50%,印度不仅将面临全球最高关税,而且还是首个最终关税大于初期关税的国家,这让近年来拼命向美国靠拢的印度非常受伤。
要知道,全球所有国家中,无论与美国的关系是好是坏,只要愿意与特朗普谈判,最终税率多半会有所下降。因为特朗普本质上玩的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套路,先把价码开的高高的,等到对方惊慌失措后再下调,不仅达到了预期目的,还让对方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哪怕是一直坚持反制不合理关税的中国,特朗普也做出了让步。但印度却和大部分国家都不一样,特朗普最近第一次宣布加征关税后,仅仅过了7天,关税就正式落地,根本没给印度留下谈判的时间;第二次宣布加征关税,谈判时间倒是延长了,但也仅仅只有21天。而且要命的是,8月底莫迪就要访问中国,出席上合组织峰会,特朗普这个时候祭出关税大棒,很明显就是要干扰莫迪的访华行程。这甚至可以看作是对莫迪的一种警告:你到底是要访问中国,还是来美国与我谈判,最好想清楚再做决定。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第二次加征关税的时间,与莫迪官宣访华的时间,"恰好"是在同一天。有观点认为,特朗普很明显是被莫迪激怒了。因为他第一轮对印关税只有25%,虽然比东盟国家高出5%左右,但对于印度这样的出口大国来说,已经是比较优惠了,而且印度也没有付出对美零关税的代价。特朗普试图用这种方式来拉拢印度,防止印度加入金砖组织的"去美元化"进程。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印度根本就不认为25%的关税是优惠。印度外交部公开批评美国的做法"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表示不会因外部压力而放弃进口俄罗斯石油。莫迪本人也在国内对农民的呼吁声中明确对美方表示,印度不会牺牲农业利益来满足美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