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数据,今年3月份,我们老百姓的存款总数已经突破了160万亿元,平均下来每个中国人都有十万元存款,一家三口就有三十万,钱够花。
这数字都已经超过了我们国家去年的GDP了。
可问题也就在于,平均下来每个人都有钱,不代表你真的有钱。有人五一出行住的是豪华酒店,专车接送,去马尔代夫度假。但是有的人,就只能住快捷酒店,民宿徒步,而从人均消费数据来看,我们这样的人怕是占了大多数,也就是消费的高低分化。
为什么会这样?
经济学里有个词叫基尼系数,它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贫富差距到底有多大,比如一个国家系数是0,那意味这里几乎没有贫富差距,人人平等。而如果系数是1,则意味这里,所有人财富都集中在一个人手里。
现实世界里,大部分国的家基尼系数都在0.2-0.6之间来回晃荡。
比如美国系数是0.494,那这就属于贫富差距过高,前10%美国人掌握了全国70%以上财富,而剩下30%,由90%的人分享。
我们中国的基尼系数,这些年没怎么公布,所以目前不太清楚,不过从各个机构的表态来看,是逐年下降的。
但我们有一点好的是,我们的中等收入群体大约有4亿人。
一个国家有4亿人收入水平中等已经不少了,那我们国家按理说中高端消费市场应该很牛才对。
可实际上西南财经大学曾经做过一项调查,那些一二线城市高收入的人,也就是中等收入群体,或者说理论上的消费主力军,他们的消费欲望反而不如在三四五六线小城市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