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过去,日本还是没说一句"对不起"。
9月2号,东京湾签降书的老日子,中国受害者家属把申诉书直接递到日本外务省门口--薄薄几页纸,压着三代人的委屈。
日本政府的回应挺干脆:给各国使馆打电话,劝领导人别去北京凑热闹。理由听着像玩笑,"过度反日",好像纪念胜利成了原罪。
这一招,其实不新鲜。
教科书把"侵略"改"进出",南京大屠杀的页数越删越薄;电视台放纪录片,配着樱花和童谣,说广岛长崎才是战争终点。
受害者家属的爷爷辈被拉去当劳工,奶奶辈被拖进军营,轮到孙辈想讨一句道歉,却要先被提醒"别破坏友好"。
德国总理当年在华沙跪了,膝盖一磕,波兰人后来愿意一起造汽车。
意大利教科书里写"我们错了",希腊游客照样去罗马度假。
只有日本,还在用外交辞令把历史往海里倒。
这次不让别国领导人来北京,算盘也简单:
1.美国想拉个亚洲铁哥们,日本顺势把"历史问题"升级成"地缘政治",一起围堵中国。
2.国内修宪要选票,右翼把"被欺负"演到极致,和平宪法就成了碍眼的紧箍咒。
3.国际宣传砸钱请公关,把"受害者"标签贴得牢牢的,仿佛原子弹是从天而降的意外。
可世界没以前好糊弄。
德国电视台直播北京阅兵,弹幕飘过去一句"日本真该学学"。
韩国网友把东京抗议现场截图做成表情包,"道歉呢?"三个字叠在靖国神社门口。
连日本高中生都在推特问:"为什么我们的历史课总在快进?"
中国没把这事关起门来哭。
申诉书递出去,顺手把档案室里的旧照片扫成电子版,上传云端,谁都能点开看:被烧毁的村庄、被剪开的孕妇、被捆成一串的战俘。
证据像石头,风不化,浪不卷。
接下来会怎样?
日本继续嘴硬,国际朋友圈只会越来越小。
亚洲新兴国家忙着签自贸协定,没人愿意陪着一个不肯道歉的邻居玩冷战老游戏。
下次奥运村升旗,德国旗旁边是法国旗,意大利旗旁边是韩国旗,日本旗孤零零,风一吹就皱。
说到底,一句道歉值几个钱?
对受害者家属,是夜里能睡着的枕头;对日本,是卸下军国主义背包的钥匙。
80年都等不到,那就再等,反正历史不急,历史只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