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已进入新阶段,中美关税最终会如何收场?(4)

2025-08-01 15:58  头条

四、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

中美关系目前呈现出多层面的复杂性,包括贸易关系、关税战、留学生问题等多个方面。虽然关税战是当前焦点,但从2025年上半年的贸易数据来看,中美贸易规模正在明显萎缩。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对美出口减少16%,5月份减少21%,6月份减少15%,整个第二季度总体下降15%-20%。按全年计算,中国对美出口约5400亿美元,美国对华出口约1600亿美元,原本38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可能缩减约1000亿美元。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中国在美国进口总额中的占比已从鼎盛时期的21%降至目前的14%以下,未来可能进一步降至10%以下。

然而,中美经贸关系的复杂性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虽然中国对美出口达5400亿美元,但美国在华投资高达5000亿美元,这些美资企业在华年销售额约7000亿美元,其中约3000亿美元产品返销美国,为美国企业创造约500亿美元利润。这意味着中美完全"脱钩"难度比较大,涉及上万家企业、5000多亿美元投资。其次,中美在多领域存在国际合作,完全中断关系的可能性较小。当前态势更可能是"互有反制"的博弈状态。

美国这次对中国的策略是也是比较坚决的:对英国实行10%关税,对日本、欧盟、韩国15%关税,但都附加采购要求。例如英国需采购美国农产品,日本承诺5000亿美元投资(90%利润归美方),韩国需采购3500亿美元商品,欧盟则面临总计1.35万亿美元的要求(其中7000亿采购、6500亿投资)。越南等国家同样在20%关税基础上承诺2000亿美元采购。这种模式预示着,未来中美若达成协议,可能既要接受更高关税,又要增加对美国商品的采购。

市场反应印证了这种紧张态势。7月31日(8月前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市场全线下跌,香港资本市场更是连续三日下挫。进入8月后,受贸易战升级、关税问题及复杂国际局势影响,资本市场预期并不乐观。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中美关税问题的深入分析,我们得出两个主要结论:

第一,当前中美在关税问题上的对抗态势明显强于合作意愿,而且中美的贸易总量在减少。

第二,美国在打关税战时是有顾忌的。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综合实力,特别是在稀土等关键资源领域的反制能力,使美方在制定政策时必须权衡得失。这种相互制约的关系意味着双方仍将保持谈判渠道,但我们的基本判断是:未来中美关税水平很可能会维持在25%以上,同时双边贸易总额将进一步收缩,这将对我国下半年经济发展构成严峻挑战。

面对这一形势,我国已采取多项应对措施:一方面通过重大基建项目拉动内需,包括雅鲁藏布江开发(投资约1.2万亿)和京莫铁路建设(投资约1.5万亿)等近3万亿规模的投资计划;另一方面,7月30日政治局会议明确要求地方政府化解债务风险、严控新增债务,同时大力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为经济转型提供多元支撑。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提出两点建议:

首先,外贸企业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应对美国加征关税带来的冲击。既要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也要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其次,中国必须加速高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步伐。实践表明,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突破越多,美国实施技术封锁的效果就越有限。

以上是我们对当前中美贸易关系下关税博弈态势的基本分析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