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伤惨重!巴铁超500人死亡,边境袭击走向失控,核武器被人提及

2025-10-13 11:02  头条

深夜时分,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境突然响起激烈枪声,两国军队在多个地点交火,地区局势骤然升温。

阿富汗国防部于10月12日发表声明,宣布已成功完成针对巴基斯坦的"报复性行动"。声明中强调,此次行动是对巴基斯坦多次入侵阿富汗领空并实施空袭的回应。

这场边境冲突始于10月11日晚间,阿富汗塔利班武装对巴基斯坦边境哨所发动袭击。而这一系列事件的导火索,要追溯到10月10日凌晨巴基斯坦空军对阿富汗境内包括喀布尔在内的多座城市发动的大规模空袭。

冲突的直接导火索是巴军近期的反恐行动。9 月下旬,巴安全部队在开伯尔部落地区开展 "清除行动",击毙 32 名巴塔武装分子,其中包括塔利班高层认定的 "盟友" 头目努尔・瓦利・马哈苏德。

阿富汗塔利班发言人扎比乌拉・穆贾希德在袭击发起前发表声明,称巴方 "单方面破坏停火协议",要求立即停止在边境地区的军事行动并释放被俘人员。

但熟悉地区局势的分析人士指出,矛盾早已埋下伏笔 -- 巴方长期指责阿富汗塔利班为巴塔提供庇护所,仅 2025 年上半年就向阿方提交了 17 份包含恐怖分子窝藏点坐标的照会,均未得到有效回应。

更深层的动因藏在地缘政治的博弈中。2025 年以来,巴基斯坦的地缘政治处境出现显著变化。9 月,巴军方领导人穆尼尔第三次访问华盛顿,与总理谢里夫共同会晤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美巴关系在经历 2021 年后的疏远期后明显升温。

巴方借助中美俄结构性竞争趋紧的契机,在对立阵营间保持灵活姿态,既强化与中国的传统协作,又深化与美国的官方互动,成功占据 "中间有利位置"。

这种战略转向让阿富汗塔利班感到不安,担心巴基斯坦在获得大国支持后会加大对边境的管控力度,进而削弱其在地区的影响力。

就在冲突爆发的前一周,阿富汗外长穆塔基刚刚结束对印度的访问。期间,印阿双方签署了包括反恐情报交流、边境贸易便利化在内的 5 项合作协议,印度承诺向阿富汗提供 1.5 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其中部分资金用于升级靠近巴基斯坦的边境基础设施。

《印度斯坦时报》9 月 28 日的评论文章指出,巴基斯坦的多元结盟战略带有明确的 "反印导向",而印度则借深化与阿富汗的合作,试图在南亚地缘政治中制衡巴基斯坦。

有消息称,穆塔基在新德里期间与印度情报部门官员举行闭门会议,讨论的议题包括 "如何应对巴基斯坦的地区影响力扩张"。

巴基斯坦对印度的介入高度警惕。巴三军公共关系局局长艾哈迈德・谢里夫・乔杜里中将在 10 月 10 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直言,"有证据表明外部势力正利用阿富汗领土向巴境内渗透恐怖分子",虽未直接点名印度,但随后补充的 "某些国家试图借阿富汗问题破坏地区稳定" 的表述,被外界解读为对印阿近期互动的回应。

巴方的担忧并非没有依据:2024 年查获的巴塔武器中,有部分装备的制造技术可追溯至印度,而印度与阿富汗塔利班的接触频率在 2025 年显著增加,仅上半年就有 6 起高层秘密会晤被媒体曝光。

印度在地区博弈中的动作愈发频繁。除强化与阿富汗的合作外,印度还在 9 月与伊朗签署恰巴哈尔港运营协议,该港口距离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仅约 100 公里,被视为对中巴经济走廊的直接制衡。

分析人士指出,印度试图通过 "阿富汗 - 伊朗 - 中亚" 的合作链条,绕开巴基斯坦构建新的贸易通道,同时借助阿富汗塔利班牵制巴基斯坦的战略精力。

这种布局与巴基斯坦的 "全方位外交" 形成直接对抗 -- 巴方正深耕与沙特的合作、改善对俄关系、推动土耳其参与地区事务,双方的战略博弈在边境冲突中找到新的爆发点。

冲突升级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外交部在 10 月 11 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呼吁巴阿双方保持克制,通过对话解决分歧"。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过发言人呼吁立即停火,强调 "军事手段无法解决根深蒂固的分歧"。

美国国务院则发布声明称,正与巴阿双方保持沟通,同时暗示 "支持巴基斯坦维护领土主权的努力",这种表态与其近期强化美巴关系的动作形成呼应。俄罗斯外交部则担忧冲突会影响中亚地区安全,已启动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紧急磋商。

10 月 11 日傍晚,巴军通过精准打击收复了被占领的边境哨所,但塔利班武装仍在部分区域与巴军对峙。边境公路上,运送弹药的军车与撤离的平民车辆交织在一起,多尔哈姆口岸的海关大楼墙体布满弹孔,飘扬的巴基斯坦国旗在硝烟中显得格外醒目。

这场冲突不仅是巴阿之间的局部摩擦,更折射出南亚地缘政治的复杂棋局 -- 巴基斯坦的 "战略甜区" 能否持续,印度的地区布局能否奏效,塔利班在大国博弈中如何自处,都将在接下来的局势发展中逐渐清晰。

而对于中国而言,两个邻居的冲突无疑给边境安全与 "一带一路" 倡议实施带来新的挑战,各方势力的角力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