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冬天已经到来,零工们的租房现状如何?
张成刚:在零工市场附近租房,深圳、杭州相对贵一点,杭州每月为1000多元,郑州则最便宜,每月为四五百元。绝大多数零工都能租得起房子,一些租不起房子的人也会直接回流到老家。
当然,一些人也会面临睡桥洞、睡路边的情况,比如在深圳龙华区零工市场附近的街道以及北京马驹桥市场附近公园的零工。其中也有一些属于干一天休三天,堪比"三和大神"性质的零工。但总体上,大家都会想办法解决住宿问题。
日租房方面,在北京马驹桥和郑州的零工市场,零工人数相比高峰时期下降了约40%,日租房的需求因此相应减少,日租房价格也会就此形成新的均衡状态,最终没有出现上涨的情况。
经济观察网:在四地调研中,你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情?
张成刚:印象深刻的还是郑州零工市场的那位公益人士。这位公益人士已经坚持为零工们提供帮助超过一年时间,并且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旁设立了一所爱心厨房,免费提供电磁炉和一些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每天,他需要支出4000元-5000元钱来支撑爱心厨房的运行。这一年多以来,他已经垫付了超过200万元的费用。
这位公益人士说,最开始做这件事是因为疫情期间路过郑州的零工市场,发现一些人睡在桥洞下,吃着发霉的馒头。于是,从那时开始,他每天都亲力亲为给这些农民工提供热乎的饭菜。我也尝试帮忙,真的很辛苦,因此对他们也十分钦佩。
零工市场的未来
经济观察网:对于零工市场就业的稳定性,地方政府会有所担忧吗?
张成刚:今年年初,我和一些地方政府对此进行过一些探讨。当时,大家认为岗位供给受到比较大的冲击,还是很担心零工群体的就业稳定问题。目前来看,就业市场的稳定性基本处于可控、可接受的范围。
零工市场的劳动群体属于非常弱势的群体,缺乏足够的资源和能力作出改变。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也接受了当前的生存状态,并积极努力地寻找工作机会。
总体上,这些零工们更加期待就业市场能够改善。对他们而言,有工作就意味着有收入。而现在很多人面临的问题是没有工作可做。一些人已经处于生存边缘的状态,认为只要能够吃饱就很满足了。
比如在郑州的零工市场,上述公益人士在中午提供免费餐食时,光排队打饭的就有400多人。一些零工为了能吃一顿饱饭,最长需要排队两个小时。吃一顿饱饭就是很多零工的想法,除此之外,没有更多诉求。他们不会考虑工作好不好,只要能卖力气挣钱,他们就愿意去做。
经济观察网:因为就业选择面比较窄,给零工们做培训是一条可选择的路径吗?
张成刚:给零工们做培训的前提是需要将他们组织起来,但目前而言还是比较困难。比如在零工市场贴广告告知他们可以免费培训似乎也不太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