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零工们明年的就业形势,张成刚认为不容乐观。"在房地产新开工面积持续大幅度缩减的背景下,房地产业及上下游行业岗位的释放量肯定会继续缩减。对于零工市场的中老年劳动者而言,由于缺乏足够的技能,只能依赖于建筑行业寻找就业机会。所以,这部分人群明年的就业形势可能会更加困难。"
|对话|
零工们的诉求
经济观察网:在与各地零工们的沟通中,他们表达了哪些诉求?
张成刚:首先,60岁以上的农民工一般每月都会有一笔养老金。比如,在河南,绝大多数大龄农民工反馈养老金为105元/月左右。但是,这笔钱对于他们来说并不能解决什么实质性问题,只能出来找工作。因此,他们希望养老金能够较快上涨。
其次,居民医保缴费的诉求比较强烈。很多人反馈,今年居民医保从350元/年上涨至380元/年,一家六七口人的费用就是2000元以上,这项支出对他们来说是个巨大的压力,因此很多人觉得不划算而选择弃保。
在访谈中,一位中年女性表示,她外出打工的原因是害怕老了之后没有足够的钱养老,因此希望能缴纳社保满15年。但是,对于零工市场的年轻劳动者来说,他们其实对养老、医保方面的压力感受并不是特别强烈,相反,他们更希望能在短期内拿到更多的钱。
经济观察网:除了养老和医保,零工们还希望得到哪些帮扶?
张成刚:在走访中,我们遇到过几例工资被拖欠的情况,以及零工市场信息鱼龙混杂,导致很多人都有被假工作信息欺骗的经历。
比如,我们在零工市场碰到一位包工头,他和十几个农民工组成一个建筑队,但是团队被拖欠了100多万元的工资。于是,他只能一边在零工市场上找工作,一边打官司。
经济观察网:大龄农民工依旧出现在零工市场的原因是什么?
张成刚:在郑州的零工市场,我遇到坚持在工作的零工最大年纪已经七十几岁,总体上还有大量六十几岁的农民工在那里找工作。
在国内,尽管绝大多数家庭的情况是子女在金钱上补贴老人,从而使老人能够在家里养老。但是,既然有一些中老年人来到零工市场,就意味着他们需要这份工作来赚钱谋生。
在访谈中,我们得到的反馈是,一方面因为养老金只有100元/月左右,在家种地不挣钱,又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很多人为了生存只能在六十多岁的年纪出来打零工;另一方面,很多中老年农民工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减轻子女的养老负担,甚至有些人还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需要为子女还房贷。比如,我们在北京马驹桥访谈的一位中年大叔,他的儿子毕业后在亦庄工作,工资是4000元/月,而他自己做水暖工,旺季的时候薪资能够达到7000元/月。
经济观察网:在年轻人就业压力增大的背景下,零工市场会出现一些年轻人的身影吗?
张成刚:在零工市场,年轻人的比例相对来说比较低。年轻人特别是有学历的年轻劳动者,极少出现在零工市场上。
我曾遇到一个案例,一位大专毕业的年轻劳动者一直处于"啃老"的状态,从未真正进入过劳动力市场,也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规划。因此,他每日沉溺在日结市场中。实际上,这类人群并不应该出现在零工市场,但由于自身观念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他们最终来到了这里并深陷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