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起 个人账户进账高于这个数要小心了

2023-12-11 14:07  今日头条

12月起 个人账户进账高于这个数要小心了

"私户避税"、"现金发工资避个税"一段时间内存在于灰色地带。因为难以被发现和监管,有部分公司的老板、业务人员、财务以私人名义开设账户,成为"避税专用通道"。

但随着金税四期的到来,税务已经进入到智慧和互联网的状态,每一笔交易都能找到蛛丝马迹,完善了反愉逃说的最后一块拼图。

2023年企业应该注意那些呢,防止不慎违法呢?下面就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哪些行为将被严查?

根据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三个部门联合发布的《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文件中规定,该办法对大额现金的存取,转账,购买证券保险等都做了详尽的要求: 01 当日现金交易达5万元(含5万元) 个人到银行存取现金超过5万元或者1万美金以上的,需要核实身份,登记资金来源和用途。如果你说取款是为了还借款,柜台可能会劝你直接转款给你的债权人;如果你说取款是为了发放农民工工资,银行可能会给你放行现钞;如果你存入超过5万的现金,银行会要求你说明资金来源。

个人境内转账金额超过50万。

02个人账户境内转账金额超过50万,境外转账金额超过20万,都需要说明资金用 途和资金来源,转出时需要说明用途,转入的需要说明资金来源以及属性。

03 对公账号转账金额超过200万元 转出的需要说清楚资金用途,转入的需要说明资金来源。如果是企业的规模很小,但流水很大、资金转入转出情况有异常的,比如分批转入集中转出,或者集中转入分批转出、经营范围或经营业务,跟资金流向没关联度、频繁开销户的,在销户前有大量的资金活动、公户短期频繁且大额地给个人转账,或公户短期经常收到与业务没啥关系的个人汇款等行为都有可能会受到被重点监管。

个人卡大额进账将被查?

央行发布的《关于开展大额现金管理试点的通知》中明确,大额现金管理起点:对公账户管理金额起点均为50万元。对私账户管理金额起点各省的起点不一,如是河北省10万元、浙江省30万元、深圳市20万元。在一个自然日内,无论单笔或是累计交易到达金额起点,都会受到严格监管。 此外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5万元以上(含5万元)、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含1万美元)的现金收支、非自然人客户银行账户与其他的银行账户发生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200万元以上(含200万元)、外币等值20万美元以上(含20万美元)的款项划转、自然人客户银行账户与其他的银行账户发生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外币等值10万美元以上(含10万美元)的境内款项划转、自然人客户银行账户与其他的银行账户发生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20万元以上(含20万元)、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含1万美元)的跨境款项划转都会受到严格监管。

一方面,这要严格的要求主要是为了预防和遏制洗钱等违法行为,规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的保存行为,维护国家安全和金融秩序稳定。

另一方面,有许多老板用个人账户收取大额现金收入,并没有依法履行申报纳税的义务这种情形在此办法执行起来后将很难再蒙混过关,即便侥幸交易成功也逃不过大数据分析挖掘出走逃税款的风险。金税四下,利用私户逃避缴纳税款将无处遁形。

如何做好税收筹划?

合理的税收筹划,对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帮助企业达到节税的目的。目前不同城市与行业,都推出了相应的减税政策,可以帮助我们做好税收筹划。

01 不同企业赋税差异 不同经济性质的企业赋税也足存在一定差异,可以让企业以更合理的方式有效的减轻纳税负担。如生产生活性质的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扣政策:现代服务性收入占销售总额的50%以上,则当期可抵扣进顶税额可以加计5%进行抵扣;生活性服务收入占销售额的50%以上,则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可以加计10%进行抵扣。 不同地区赋税差异

02 在高新技术开发区、保税区的企业往往能够享受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所以企业也可以采取在税收优惠地区注册公司的方式来进行合理减轻税负,根据地方园区产业扶持奖励政策:地方政府为鼓励企业入驻,增加当地税收体量,会出台一些按地方财政留存部分的70%~90每月兑现给企业税收奖励的政策。奖励 的税种是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地方留存分别为50%、40%、40%..

03 特定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为了鼓励各行业创新,国家发布了不少特定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对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的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小型微利型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地方园区个体工商户及个人独资企业的核定征收政策、校办企业免征所得税。一些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率仅为15%,因此企业有条件也可以采取挂靠学校,科研机构和向民政部门申报福利企业等手段减轻赋税负担。

随着国家对于"反洗钱"行动的开展,大额现金存取,转账都存在被严管的风险。在金税四下,想要利用私人账户避税更是不可能的事情了。税务上,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任何筹划也是基于真实业务的情况下进行,应当合理利用好各种税收优惠政策,才能帮助企业与个人减轻更多的税负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