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银行而言,通过住房信贷产品创新,提供差异化、人性化的服务,满足不同的借款人的现实需要,有助于提升产品的竞争力,进而减少提前还款压力,扩大市场份额,保持住房贷款业务平稳发展。"董希淼说。
他强调,上述产品只是还款方式的改变,因为前期基本未偿还本金,应偿还的贷款本息总量可能有所增加。借款人应基于个人和家庭需求,合理评估还款能力,理性申请个人住房贷款,选择适合自己的还款方式,不可因为前期还款压力较小而随意申请、盲目借贷。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此前平安银行推出的"气球贷"主要是针对新购房客户,属于增量贷款的一种创新。而上述产品是基于最近几年还贷压力的新情况,给予存量房贷的客户一种减负的做法,客户可以选择也可以不选择。
在严跃进看来,按照目前的月供情况,类似模式下,前期至少可以减少1/3或1/2的月供压力,具有较好的减负和缓冲效应。"当然任何减负,最终都是根据本金的方式来计算利息的,前期本金还得少了,后期利息自然就会增加。作为参与此类模式的人来说,需要比较清楚理解这一点,以更好筹划存量房贷减负的工作。"严跃进说。
新增与存量房贷利差加大
5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通知,取消全国层面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以来,多地迅速响应,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纷纷行动。
中原地产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从调整幅度上看,各地对于房贷利率的降低呈现出差异性。目前,多数城市的首套房贷利率已降至3.1%-3.5%之间,远低于此前的市场平均水平。2019年10月-2023年10月,北京首套房利率为LPR+55BP、上海首套房利率为LPR+35BP、深圳首套房利率为LPR+30BP,而目前深圳和上海的首套房利率均为LPR-45BP。
新增与存量房贷利率之间的利差再次拉大,部分网友呼吁下调存量房贷利率。
董希淼指出,2024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54%,较2023年四季度的1.69%下降0.15个百分点,首次跌破1.6%关口。从近日公布的上市银行一季报看,上市银行净息差普遍出现下滑。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继续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的动力不足,空间不大。不过,从近期金融数据看,居民部门有效融资需求不足是突出问题。
董希淼认为,下一步,应加快落实并继续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稳定居民住房消费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尽快回到平稳发展的轨道上来。住房信贷政策方面,应引导商业银行适当降低存量二套房贷利率。
严跃进建议,从金融风险防范化解的角度,对存量房贷利率的下调纳入后续的研究范畴之中。
不过,对于存量房贷客户而言,贷款利率有望随5年期以上LPR调整而下调。今年2月,5年期以上LPR下降25个基点至3.95%。存量房贷利率将在"重定价日"按照最新LPR报价利率加上合同约定的基点得出新的利率,在下一周期执行。多数存量房贷的重定价日在每年1月1日,也就是明年1月1日房贷利率有望迎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