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七分饱”错了?医生建议:过了65岁,吃饭要最好做到这3点

2025-05-15 11:23  头条

"吃饭要吃七分饱"是许多老年人耳熟能详的一句健康格言,似乎已经成为了饮食养生的"金科玉律"。

但在临床门诊中,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在严格控制饮食后,反而出现了体重下降、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甚至是肌少症、骨质疏松等健康问题。

这是否意味着,"吃七分饱"并不适合所有老年人?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器官功能逐渐退化,代谢水平下降,肌肉含量减少,免疫系统功能减弱。

研究表明,60岁以上人群的基础代谢率平均每10年下降约5%至10%,这不仅影响了身体对营养的需求,也改变了进食后的消化吸收效率。

若一味追求"七分饱",极有可能导致摄入不足,从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隐患。

过了65岁,吃饭要最好做到这3点

1. 量力而行,控制饭量

饭量控制的第一步,就是学会"量力而行"。

年纪大了,吃饭不能像年轻时那样猛吃,控制饭量不等于节食,而是要避免过度进食,避免让胃肠系统负担过重。

要让胃有时间消化食物,避免暴饮暴食,提倡少食多餐。

具体来说,老年人可以减少每餐的食量,但增加餐次。

比如,每餐吃得七分饱,增加三餐之外的小点心,如水果、坚果等。

这样不仅能避免过度进食,还能保持身体的能量供应,确保营养均衡。

控制饭量还有一个特别好处,那就是可以帮助维持理想体重。

随着年纪增长,维持健康的体重尤为重要。

过度肥胖会增加患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等慢性病的风险。

而适量进食,有助于减轻体重负担,维持正常体脂比例。

2. 均衡饮食,少油少盐

随着年纪增大,食物的种类和烹饪方式应更加注重营养搭配。

所谓的均衡饮食,并不是吃什么都不挑,而是要注意各种食物的合理搭配。

蔬菜、水果、蛋白质和粗粮应占据饮食的主要部分。

尤其是蔬菜和水果,它们富含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此外,少油少盐也是年纪越大越要坚持的原则。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负担,油盐过多则可能引起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病问题。

炒菜时尽量少放油,选择植物油,调味时可以用香草、柠檬、酱料等替代盐分,让食物既美味又健康。

3. 适当运动,保持活力

年纪大了,可不能天天窝在沙发上。

适当的运动,尤其是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游泳等,可以帮助改善新陈代谢、增强心肺功能,维持身体机能的活力。

运动还能够增加食欲,有助于消化,改善便秘等问题。

很多老年人可能会觉得"年纪大了,运动不合适",但其实适当的运动不仅不伤害身体,反而能延缓衰老过程,保持身体的健康。

有研究表明,适量运动的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久坐不动的群体。运动还能够帮助控制体重,增强免疫力,减少患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