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某汽车轮胎企业董事长 张秀丽:目前为止是处在没有可翻新的胎体的冰点状态,生产量一直在下降。
中国轮胎循环利用协会会长李卫东告诉记者,郑州这家轮胎翻新企业眼下遇到的困境,是目前整个轮胎翻新行业的一个缩影。"虽然我们国家汽车产业这几年在稳步增长,轮胎的数量越来越多,废旧轮胎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但据行业不完全统计,轮胎翻新的数量却在逐年下降。"
事实上,2009年1月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第四十条,就明确规定:国家支持企业开展机动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产品的再制造和轮胎翻新。
国家发改委在2017年、2019年接连发文,特别强调把包括废旧轮胎在内的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纳入城市规划。
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对轮胎回收翻新行业进行指导规范。
此外,《工程机械翻新轮胎》《载重汽车翻新轮胎》的国家标准也已经正式实施。
李卫东解释,橡胶本身是战略资源,进行翻新是最好的节约。
"一次性轮胎"充斥市场
行业呼唤新的国家标准
正规翻新轮胎既然既经济又环保,政策也鼓励,但为什么轮胎翻新行业的产值却在逐年下降呢?
李卫东介绍,很多新胎就是一次性使用,在制造的时候就没有翻新性能。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小作坊做了不符合国家技术规范的"翻新"胎,会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