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时不理解,为什么他天天问还有没有希望?为什么总拿着不靠谱的偏方秘方去指挥医生?后来我慢慢明白了,人在不可治愈的时候,家里人、医生、病人不放手,不放手是对生命的终极安慰。因为(病人)觉得自己没有被放弃。
如果以绝对的理性看待,有人可能会说,没有希望了,你们还不放手,这让病人遭受痛苦,也让家属蒙受经济损失。但你要知道,人活一世,生病时最怕的可能不是死亡,而是还没有好好地活过、治疗过,每个人都需要时间。有了时间,病人才能慢慢地看透这个事,可以更坦然地走,有了时间,家属的愧疚也能得到安慰。
医学不单纯是科学,还是人学,治愈之外还要关怀,不可治愈的时候,不放手就是最大的安慰。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是没有非黑即白的答案的,尤其涉及到生死问题。到了肿瘤晚期,病人还想治,但家里没钱怎么办?把房子卖掉,牺牲这代人甚至下代人来多维持一段时间吗?更多的时候,它是一个家庭的观念和实际情况(决定的)。
有一个小孩只有几岁,晚上睡觉的时候突发脑出血,送到医院瞳孔散大,脑干功能也没了,这就是脑死亡,脑死亡在医学上意味着死亡,没有逆转回来的可能性。我们人为地用机器、药物维持呼吸和心跳,只是推迟了时间,早晚有一天他还是要离开。
但这个小孩的父母就要坚持,把房子卖掉也要维持。医生劝他们别让孩子再这样痛苦了。孩子父母说,他特别聪明,成绩也好,哪个家长舍得放弃?只要他有心跳,我们就一直坚持。坚持了一年多,最后孩子走的时候看起来个子都比刚来的时候要高了。
所以,我们去评价别人应该或者不应该怎么做,没有任何意义。每个人治疗病人同时也在治疗自己。家属是这样,医生也是这样。作为医生,当病人真的没有希望,你要跟家属讲清楚,但家属怎么选择,都应该尊重他们,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我曾经抢救过一个脓毒性休克的病人,他是肠破裂、穿孔,整个腹腔严重地感染了,从山区坐着救护车来我们医院。那天晚上,我特别努力地给他治。见到我第一面,他的家里人就问,啥时候能够转出(ICU)。我说,死亡风险还没有完全脱离。他就问,做完手术为什么还有死亡风险?
第二天一早,他们家里非要把病人拉走,说当地风俗不能死在外面。你说遗憾吗?肯定遗憾,一晚上的努力,一条鲜活的生命,只要病人能留下来,我大概率能救活。但没办法,你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医生只能提供最好的技术,还有一份善良就够了。你又不拿钱,你永远不知道每个人背后的故事。
我能做的就是尽量劝,我会说,我看着有希望,你听听我的,我想方设法给你省钱。但医学的不确定性太大了,你把别人留下来,结果还是死了怎么办?所以对医生来说,一个很大的风险就是人心。但事实上大多数人还是讲道理的。
很多问题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但有一个重要的原则:放弃不是抛弃,放弃激进的治疗不能放弃关怀。当病人没办法治愈时,这个时候重点应该放在缓解病人的痛苦上,让他走得更安心、有尊严。只有语言和其他方面的照顾还不够,医学能让这个过程更有尊严,比如给止痛,翻身拍背,缓解肌肉疼痛,让病人不长褥疮,给他每天擦干净身子,让他精神更好,有这些才会有尊严。
看不透死亡
一个人刚知道自己得了不能治愈的病,你给他讲尊严,让他去接受,去放手,这是很难接受的事情。在死亡面前,多数人看重的还是"我得先活着",其次才是所谓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