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38%,“成长一哥”任泽松距离彻底翻身还有多远?(4)

2022-11-09 19:44  财联社

有业内人士表示,百亿私募基金整体表现不及市场预期,一方面是由于百亿私募由于规模较大,风控措施同样较为严谨,持仓较为分散且对单只个股的持股比例也有严格的限制,而今年的市场总体以结构化行情为主,指数整体飘绿,仅有少数几个行业具备阶段性机会,而这显然不利于百亿私募发挥,反而是持仓灵活的中小私募更具优势。

市场底部区间私募积极作为

虽然年内私募整体表现并不理想,但在此前市场在大幅调整后,针对后市,不少私募认为A股很可能已经走过了本轮下跌的最低点,站在新一轮长期牛市的起点。第一步是风险偏好修复,第二步是经济和盈利的企稳回升。

其中,在10月初喊出"遍地涌黄金"的夏俊杰指出,今年年初以来较为抗跌的白酒、国企地产、电力、煤炭、大银行等板块在10月出现了快速的补跌,首先,符合下跌周期中的客观规律,即尾声阶段所有逻辑和信仰的最终崩塌;其次,也印证了,在一轮长期的下跌趋势中,靠结构优势是无法躲过漫长的寒冬的,早跌或晚跌而已,完全避免波动是不现实的。

夏俊杰一方面坦言,低位时要有承担波动的勇气;另一方面也对港股表现出信心,他认为,从2008年金融危机、2016年熔断等历史来看,恒指也出现过几次非常便宜的时刻,尽管下跌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回头来看,我们最终跨过了那一个个艰难的时刻。他表示,这是一个遍地涌黄金的时代,相信历史仍将重演。

对中长期相对乐观的还有聚鸣投资刘晓龙,他认为,按照对疫情发展的推演,很可能在明年下半年,国内经济就会开始回升。持续下行的经济一旦开始企稳回升,整个股市的方向将会发生变化。

而就操作角度来看,当前一些私募在市场底部积极加仓,有的甚至满仓了,认为市场价格给出了很好的风险补偿。看好能源、国防军工、国产化、生物医药等方向,关注供需格局有望改善的内需板块。但也有些私募相对谨慎,降低仓位防风险,持股更关注确定性和安全性。

整体来看,私募乐观看待后市,认为各种风险因素已充分定价,但强调市场信心恢复也还需要耐心等待国内外宏观形势的积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