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世纪天鸿的教育AI业务以自有的教辅图书为抓手,目标受众主体是K12学生,主要适用的并不是此轮政策鼓励的高职院校和实训基地。这轮股价上涨潮,更多是市场的提前反应,能否反映到各个企业的业绩上还有待观察。虽然有教育信息化政策的红利,但世纪天鸿的业务似乎并不是政策支持的"靶心",公司能否真正获得政策支持并为业绩赋能,还要打上一个问号。
而且,意图转变成教育科技企业的世纪天鸿,似乎未在研发上有相应的付出。前三季度,世纪天鸿的研发费用为334.6万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与同一时期高达3166.25万元的销售费用相比,侧重点立显。在这样规模的研发投入下,很难相信世纪天鸿的教育AI业务将有足够坚固的产品支撑和底气。
此外,多年业绩未有突破,带来公司的资本积累并不丰厚,现金流的压力也很难让世纪天鸿放手一搏。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的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合同负债合计2.74亿元,同一时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11亿元,虽然恰好能覆盖负债,但也未有太多余额。而且,这一平衡的状态还要更多归功于定增募得的资金。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仅产生现金流入1498.87万元,期内筹得了2.4亿元投资现金。
由此看来,世纪天鸿在教育信息化身上的基础还不够雄厚。押注的短期效果,很可能还会如2021年上半年那样出现亏损。执着于教育信息化多年,世纪天鸿的成果并不显著,反而还要让主业消化执念带来的苦果。眼下,面对教辅图书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教育信息化业务的变现难题,世纪天鸿的挑战仍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