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快递业务的平均单价为9.9元,与2007年的28.5元相比下滑了65.26%。因此,去年年中,国家及各地方相继出台政策,叫停快递市场无序价格战,要求经营者以不得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快递服务。7月,交通运输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今年以来,包括河北、福建、湖北、河南等超20个城市签订了当地首份快递行业集体合同,合同内容多涉及快递行业最低工资标准、工资增长机制、工时与待遇等。
随着政策的不断落实,监管环境收紧,笼罩在快递行业十余年的价格战终于接近尾声。去年下半年开始,"三通一达"和百世极兔就相继宣布上涨派费,用来稳定末端网点。今年5月,申通、圆通、韵达快递产品单票价格分别同比增长23.19%、23.24%、23.27%。
十年质变构建城际经济大动脉,要进村进厂出海
"中国物流业用十年时间赶超了美国近100年的努力,堪称世界奇迹。"马云在2017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承认中国快递发展之迅猛。这句话再往前推到2011年,他在公开场合对快递仍有诸多不满:"想要淘宝明年冲上1万亿,最大的障碍就是物流。"
正如此言,多年来电商和物流一直亦步亦趋,互相成全也有互相掣肘。快递物流无论发展有多快,一直饱受电商大促爆仓、丢件、送件慢、暴力分拣等苦楚;电商即便有了更细分的业务,只要快递送不到成交自然难以达成。即便如此,双方的磨合从未停止,在技术投入、人才培养、组织架构、战略部署等方面寻求解决方案。
对于一直处于快递一线的鲁林,时刻感受着末端服务压力与日俱增。为了解决快递行业产业链"最后100米"的配送问题,顺丰、京东、菜鸟等企业纷纷在各个城市布局末端快递柜。北京市邮政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月,全市已建成智能快递柜1.8万余组,格口数达180多万个,箱投率达到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