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黄金十年,一步步成为新基建(3)

2022-10-14 08:48     北京商报

像鲁林一样的快递从业人员,十年间里从"少数"变成了"多数"。2010年,我国的快递从业人员数量还是54万人,2021年这个数字已近450万。当然,快递量翻番的速度更为惊人,2012-2021年,中国快递业务量从57亿件攀升至1083亿件,增加了18倍。

十年纠葛用资本换资源,用价格换市场

壮大市场份额、完善仓储干线、提升数字化水平、储备快递人才,哪一项都离不开资本加持。这或许是十年前的某一天,资本与快递业一拍即合开始的。2011年,复星创富投资韵达;2013年初,红杉资本通过购买老股的形式入股中通快递;2015年,阿里创投联合云峰基金注资圆通……种种资本合作,为快递后十年的强壮提供了储备。

为了让自家业务版图铺得更大,吃下更多市场,十年里一场场合纵连横可谓目不暇接。2016-2017年,中通成功赴美上市,圆通、申通借壳上市,韵达与顺丰紧随其后。此后几年,阿里用资本串联起"通达系",京东"拉黑"申通,顺丰与菜鸟的数据大战又无意间将巨头间的利益龃龉撕开了一角。

当然,快递企业自从萌生了抱团的想法并付诸实际行动,这场长达十余年的纠葛尤其是价格战便从未停下。2006年,圆通成为淘宝配送服务商这件事快速打破了快递行业的平静,圆通董事长喻渭蛟后来回忆说,在没有做淘宝之前,圆通的收费标准是跨省件18元起,省内单票的价格是12元,跟淘宝合作之后,价格直接砍掉1/3。

圆通此举在行业和公司内部引来一片骂声,但"日业务量陡然上升2000票"的甜头也引得众多效仿者追随。一时间,快递电商件的平均价格从最开始的15元一路下滑至5元,电商"包邮区"从长三角拓展到中西部地区。价格战大有难以刹车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