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刘备会失败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2025-06-23 06:42  互联网

夷陵之战是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刘备兵败夷陵,不但数万大军被烧得焦头烂额,还至少阵亡了冯习、张南、傅肜、程畿等四员大将。益州治中从事、镇北将军率部奔魏,马氏五常中最优秀的白眉马良也在战斗中遇害--《三国志》写的就是遇害,也不知是在混战中被杀,还是罹难于大火之中。

在正史中,诸葛亮从未反对刘备伐吴,这一点熟读三国史料的读者都能理解:荆州是诸葛亮桑梓之地,也是隆中对的战略支撑点,丢了汉中都不能丢荆州。

刘备伐吴的必要性,曹魏侍中、关内侯刘晔看得很清楚:"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余。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于终始之分不足。"

为了夺回进取中原的两大根基之一,也为了给荆州阵亡将士一个交代,更是要向曹魏孙吴秀肌肉,刘备这一仗非打不可。丢荆州、失关羽而刘备毫无反应,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别说刘备是当世枭雄,就使是寻常男子,两个"儿子"被人杀了一个,也不能不奋起还击。

关羽被擒斩而刘备忍气吞声,就会成为天下笑柄;荆州被东吴夺占,诸葛亮的隆中对就变成了空中楼阁。于公于私,关羽之仇不能不报,荆州不能不夺回,但如何报仇,怎样夺回,却是一个技术活儿。很显然,刘备这活儿没做好,而且也没做完--他兵败夷陵之后,原本是想卷土重来的,但却因为拉肚子没治好,只能暂时答应了孙权的求和:"章武二年秋八月,收兵还巫,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先主许之,遣太中大夫宗玮报命。"

刘备撤军,并是"仅以身免",而是带回了大量百兵,再加上江州都督赵云带来的援兵,又有了跟东吴作战的实力,曹丕也在北线向东吴发起了进攻:"(吴黄武元年,汉章武二年,魏黄初三年)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张辽、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须,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围南郡。"

如果刘备身体还支撑得住,是一定要跟曹丕两面夹攻的,他在遗诏中很遗憾地表示:"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

实事求是地说,刘备是季汉唯一顶梁柱,没了刘备的季汉,能以攻为守保住西川汉中就不错了,"兴复汉室"只能喊喊口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