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给出了一种很万能,却很磨砺人心的答案: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成功这条路上,最大的麻烦从来不是问题本身,而是在困难面前,有没有坚持下去、解决问题的勇气。"行百里者半九十",很多人不是输给了困难,而是输给了自己。
我们瞧瞧刘邦的人生,他的前半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甚至有些平淡无奇,正常情况下,他的人生轨迹应该和我们绝大多数人一样:结婚、娶妻、生子、养育孩子……
但越是在先天平等的条件下,越是能看出一个人的非凡之处。刘邦心里怀揣着几乎不可能实现的远大的理想,他没有选择妥协放弃,在日常生活中,他一点一滴积攒着能助自己实现理想的力量。
在基层打磨的时候,刘邦练就了他百折不挠的性格、统筹四方的能力以及识人知人的眼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能力恰恰是让刘邦能够快速上手政治管理、军事指挥的重要原因。
1、因时而变,改变对待俘虏由"屠杀"到"纳降"的态度,这样既可以减弱敌人的抵抗情绪,也可以帮助刘邦在和项羽的对抗中获取民心;
刘邦跟秦始皇年龄相仿,在他们的时代,流行着一种很残酷的传统:杀俘。
这个"俘"可不光光指的是敌对势力的大军,还包括敌对势力的百姓,诸如"项梁前使项羽别攻襄城,襄城坚守不下。已拔,皆坑之"、项羽坑杀二十万秦军降卒、"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沛公引兵西......南攻颖阳,屠之"等等事件都体现出了战争的残酷和血腥一面。
诚然,这种手段是为了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起到震慑对手的作用,但这种手段何尝不是在给自己埋下隐患呢?
吕不韦在执政时,便强调"义兵"制度,他要求有杀俘传统的秦兵宽待俘虏,不准打杀、劫掠对方,为的就是减少对方的抵抗意志、增加人口。
刘邦作为这种制度的受益者,他可能一开始并不明白这样做的意义,但这却并不影响他去尝试学习这种制度,所以,刘邦在抢先项羽一步进入咸阳后,他相当克制,没有下达屠杀的命令。
我们可以想象,当秦朝的老百姓同时面对刘邦和项羽时,前者对他们宽容,后者对他们赶尽杀绝,这种情况下选择支持谁,答案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