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观察丨关税靴子落地 美国准备好承受代价了吗?
当地时间8月7日,美国新一轮关税政策正式落地。从高达100%的半导体进口关税,到对多个发展中国家商品实施"对等关税",特朗普政府宣告"贸易战胜利在望"。然而,就在华盛顿庆祝"关税大限"如期执行之际,市场与政策观察人士却更关注接下来的另一个问题--美国准备好面对关税带来的全面挑战了吗?
△路透社报道,特朗普政府看起来似乎正在赢得贸易战,但其实前方还有很多障碍。
制度合法性悬而未决
司法阻力或将加剧政策不确定性
尽管特朗普以国家安全和贸易逆差为由,动用《贸易扩张法》(Trade Expansion Act)和《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简称 IEEPA)来推动关税落地,但已有多个行业协会、贸易组织以及州检察长发起法律挑战,指控政策缺乏国会授权、程序草率,而且违宪。
联邦法院已受理数起案件,其中至少两起聚焦于关税授权是否构成"行政权力滥用"。一旦最高法院介入,特朗普的关税体系或遭遇根本性冲击,政策稳定性与国际信用将同步受损。
△美联社报道,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法官对特朗普未经国会批准而征收关税的权力表示质疑。
通胀压力与民众生活成本的拉锯战仍在持续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6月,美国"核心通胀率"同比上升至3.2%,这意味着除去食品和能源价格后,其余商品与服务的价格整体比去年同期上涨了3.2%。其中,服装、电子产品以及家具类消费品涨幅尤为明显。
受关税影响,低收入家庭首先面临"价格挤压",多个零售商报告称,消费者正转向"分量更小"的"低价套餐",以"削减非必要支出"。
同时,许多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也开始持续上涨。原先因为供应链改善而趋于平稳的物价,如今因进口成本上升再次承压,形成了更难逆转的涨价趋势。
此外,尽管特朗普承诺将通过调控国际药价、提供国内能源补贴等措施来抵销关税带来的副作用,但这些政策的成效尚不明确。
△路透社报道,由于关税和通胀带来的压力,美国低收入消费群体正在更多转向小包装商品以及5美金以下的餐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