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科学家来说,这是一个重大好消息!(2)

2022-07-06 10:54     牛弹琴

就是看中了你这个人的潜力,就是为你提供长期、稳定、灵活的资助,就是让你们静下心来"十年磨一剑"。

谢晓亮院士就感慨:"'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在这些方面的设置十分重要,就是为了科学家能够心无旁骛地投身到科学研究上,不必为寻找资源疲于奔命。"

资助很丰厚,但如何确保公平?

我相信,这也是很多人的疑问。

施一公就表示,将确保评选过程的充分监督,请每一位申报人放心。

他的原话是:

本项目的公益属性和独立运营,这是评审客观公正的基础;我们的评审专家是具有国际视野、在国内外经历过大型科学项目评审的一流科学家,还有大范围的国际同行参与评审;项目将实施严格的回避制度,并由监督委员会进行充分监督。 我想请每一位申报人放心,科学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重任在肩,未来入选的"新基石研究员"的水平,就是我们所有人的信誉。

好事,就一定要办好了。在讲究人情的国度,科学就是科学,不是人情。千万千万,杜绝打招呼。

所有人的信誉,绝不能辜负。

而这样的大手笔,或许也跟马化腾的科研情结有关。

(三)

作为理工男的马化腾,在谈到基础研究重要性时,曾发出这样的警告:

移动支付再先进,没有手机终端,没有芯片和操作系统,竞争起来的话,你的实力也不够。现在这个时候,大家要更加关注基础学科的研究。过去,大家更关注实用主义,但是我想所有人都清楚我们不能再抱有侥幸心理,一定要投入更多资源去做基础科学研究。

不得不说,随后几年的国际形势,我们就见证了挑战。

居安更必须思危,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我们更不能有侥幸心理,必须扎实做好基础研究。

所以,又是100亿的投入,又有施一公等高规格的把关人。

什么是真公益?

我觉得这才是真公益。

受益的不仅仅是个人,对中国科学、中国未来而言,也都功德无量。

坦率地说,当初设立探索奖时,我在赞赏的同时,也有一点隐隐的担忧。

很简单,探索奖,奖励的是45岁以下的年轻人。

在当时的文章中,我说:

马化腾和科学界鼓励年轻人的初衷,可以理解,但更希望奖项打破年龄的界限,毕竟,在科学面前,不应该有论资排辈,也不能有年龄划界。
45岁以下,你就有机会获得奖项;45岁以上,哪怕你更有潜力,你却与奖项无缘,我总觉得,这是一件憾事,更对这些科学家不公平。

现在,我看到,腾讯至少在基础研究领域,补上了这一环,而且,力度更大。

看"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申报人应同时具备以下所有条件:

(1) 申报时未满55周岁(即1967年7月1日(含)之后出生);

(2) 担任博士生导师5年以上;

(3) 在中国内地或港澳地区全职工作(国籍不限);

(4) 每年投入科研工作时间不少于9个月;

(5) 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并仍处于研究一线;

(6) 未申报2022年度"科学探索奖"。

放宽年龄,国籍不限,在中国工作的一线科学家。

这就对了。

当然,腾讯还可以做得更多,我相信还有不少科学家,哪怕过了55岁但仍值得资助。我也期待更多的实业家,像马化腾一样,拿出更多的真金白银,为国家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

这是公益者的境界。这其实也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最后,我有一点小小的呼吁。

希望所有的获奖者或受资助人,不管是年轻的探索奖,还是专注于基础研究的新基石,拿到资金的科学家,都要好好珍惜、好好利用这笔钱,投入到自身的持续发展和研究的深化中。

你最终成为大师级的科学家,就是对社会的最大回报。

马化腾说:"'新基石研究员项目'专注支持基础研究,而不是偏应用或即将成果转化的科研领域,希望这个项目为我们国家的基础研究奠定一块'新基石',也期待'新基石研究员'取得世界领先的原创性成果,成为一批新的学术领头人,乃至大师级的科学家。"

这才是腾讯资助基础科研的初衷,这才是基石的分量,假以时日,我相信,我们肯定会看到中国的大师级科学家。

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大批。

过20年、50年后回看,我们或许会感慨,今天铺就的一块基石,成就了明天的一栋大厦;现在被鼓励提出的一个科学问题,在未来深刻地改变了世界。这是我们今天努力的荣光。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