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主播看似偶然爆火,实则背后均有平台的加持助推。张同学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便提及抖音电商"山货上头条"项目组也参与了控品、售后等环节。
而董宇辉连带东方甄选火了一把,恰逢罗永浩宣布退出抖音直播间之时。一位电商从业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解释称,在罗永浩之后,抖音需要立刻扶持一个个人IP来接替,新东方这个品牌不仅广为人知,而且在"双减"环境下容易有话题。"总而言之,平台也要寻找站内能制造注意力的主播和机构,把关注度做大。"
于主播和平台来说,合作无疑皆大欢喜。另一位曾从业直播的商家则向北京商报记者坦言抖音的流量运作机制:商家可以在抖音直播间购买流量,但抖音也会观测这些商家的成交率、粉丝转化率等维度,如果整体是往上走的,抖音的算法便会为这些商家倾斜更多流量,让直播间在推流中露出的可能性变大。"说白了,抖音要衡量每一个直播间的商业价值。"
竞争门槛抬高
随着当前电商流量红利见顶,抖音、快手两大短视频平台对用户注意力的争夺已经不能单靠主播的内容和个人吸引力了,节假日造势、话题捆绑、垂类主播PK赛等等,已经成为平台谋求流量组合最大化的常规手段。
"邀请一些相同类目的主播共同参与活动,除了制造话题性,基于共同兴趣,还有助于让主播的粉丝互相关注其他主播,可以在有限的流量池中让个体流量形成最大利用。竞赛、颁奖等活动还能激发主播的创作激情和荣誉感。"一位从事社交平台运营的人士指出。
与此同时,知识普及、语言教学、法律指导等专业领域主播在直播平台也呈现逐步增多之势。不过,由于涉及专业背景,这类赛道的准入门槛将进一步提升。今年6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文化和旅游部共同制定《网络主播行为规范》,第十三条提及,网络主播应当自觉加强学习,掌握从事主播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员赵振营强调称,随着网络视频的兴起,节目制作人和主播的来历开始变得复杂起来。由于专业能力的不足和对传播责任认识的不到位,各种乱象开始涌现。因此,多年来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措施来规范相应行为。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例如《网络主播行为规范》提出,对于需要较高专业水平(如医疗卫生、财经金融、法律、教育)的直播内容,主播应取得相应执业资质,并向直播平台进行执业资质报备,直播平台应对主播进行资质审核及备案。
北京商报记者何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