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为他罗织罪名以排除异己。秦桧诬陷人找不到罪证,则以谤讪、指斥,怨望、立党沽名以至无君心等空洞的文字作为罪名。秦桧要害某人,都亲向其同党作指示,识之者看了其罗织的罪名,说:"此老秦笔也。"
他派暗探,布满京城,即使稍有讥讽的议论,都被逮捕处置。为了掌握赵构的心理动态,他暗中结纳内侍及医师王继光,伺察赵构动静。
对朝政及郡国事,他向赵构上报的都是报喜不报忧,并指使其同党为其歌功颂德,如台州曾悖献诗,称秦桧为"圣相"。
秦桧为人阴险,两面三刀,如张浚辞右相职,赵构问他:"谁可代卿?秦桧如何?"张浚说:"这是个极其阴险的小人。"于是赵构就说:"还是赵鼎吧。"
当初,张浚和赵鼎两人意气相投,私交甚笃。张浚先发达,极力推荐赵鼎。俩人尝共论人才,张浚赞许秦桧,赵鼎说:"此人得志,我人就没有立足之地了。"张浚不以为然,仍然引进秦桧,在一起共政才知其为人阴险,所以赵构要秦桧为相,张浚不同意。秦桧因此没有入相,从此恨上了张浚。
那时秦桧在相府表面上装作很听赵鼎的话,有一次在赵鼎面前说:"张浚经常在皇帝面前说您的坏话。"以挑拨他们的关系,使之排挤张浚。赵鼎与张浚后来相遇于福建时,谈及这事,才知他俩都为秦桧所卖。秦桧为人阴险如此,其可恶也如此,获得后世骂名,绝无冤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