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杨洪昌实在没有钱了,他并不能去大医院找专家看病,只能四处打听有没有德高望重的老中医帮他看看。
没想到他还真找到了一个老中医,这位医生说,他的脊柱炎多半是因为风湿引起的,就算去了大医院也不可能治愈,倒是可以通过一个偏方稍加控制,如果多养一养,兴许能好转。
杨洪昌自己琢磨了一会儿,觉得这位中医说得有道理,他老家背面靠山,村中有河,雨季又长,村里上点年纪的人很多得风湿骨病的。于是连忙追问中医口中的偏方。
蛇村村貌
中医对他说,你这个病,想要一步到位治好是不可能的,只能慢慢养,你回去以后,弄几条蛇来泡酒,每天喝上一点,能祛风通络、活血镇痛,时间长了说不定能好起来。
得知这个办法,杨洪昌也顾不得有没有疗效,只能死马当做活马医了。
但他根本没钱专门去买蛇,想了想老家后山树林中经常有各种蛇出没,于是他一咬牙一狠心,在几个好友的帮助下来到后山,抓了几条蛇回去泡在药酒罐中。
"那时候我也怕蛇,但为了治病,顾不得许多了",杨洪昌喝了口水继续讲了下去。
他就这样每天喝两杯药酒,隔几个月再去后山抓蛇,慢慢地也就熟练了,抓蛇的时候不再害怕,也抓得更快了,甚至还能分得清几种不同种类的蛇。
就这样过了三年,杨洪昌深知自己的身体已经好起来了,腰疼的频率越来越低,也逐渐有力气干活了。
他由衷地感谢那位老中医,如果不是他,现在自己还躺在床上不能动弹呢?
老中医不仅给他带来了重新干活赚钱的身体,甚至,还带来了一个赚钱的新思路。
没错,他准备从事捕蛇、卖蛇的行当,因为本身的经历让他看到了蛇的药用价值,也让他了解了关于蛇的市场行情。
蛇王的成功之路
杨洪昌重新下地了,但干活没有以前那么卖力。
一方面是由于身体刚刚恢复,不适宜进行太繁重的体力劳动;另一方面是,他要节省一些体力,干完农活后去后山捕蛇。
杨洪昌生活照
靠着庄稼维持生计,平时捕点蛇拿去卖算是额外收入,杨洪昌生活渐渐变好了,还攒了点钱。村民们发现这个生机,纷纷跟着杨洪昌进了后山。
起初大家都很怕蛇,不敢抓,杨洪昌经验丰富,他给大家讲解如何辨别哪种蛇有毒,哪种蛇没毒,还有怎么抓蛇才会尽量避免被咬到。
在杨洪昌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捕蛇卖蛇的行列中,
在那个生活条件低下的小村庄,只要能赚到钱,没有人会嫌苦、嫌累,更没有人会因为怕蛇而后退一步。
所以,被咬到的人不在少数,但因此赚到钱的人更乐得其所。
时间久了,杨洪昌想到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大家伙儿天天这么捕蛇,总有一天要把蛇捕完,那以后怎么办?
于是杨洪昌从此不再去捕蛇,他想自己养蛇来卖,这样产量又高,又不用担心破坏生态。
说干就干,杨洪昌已经打定主意要干养蛇营生,他掏出这两年务农和卖蛇攒的一万块钱,买了4000颗赤练蛇的蛇胆,准备带回家孵化。
因为赤练蛇是当地最常见的蛇,考虑到存活环境和性价比,他觉得这种蛇最合适不过了。
杨洪昌兴致勃勃地用石头和沙子搭建好蛇窝,每天醒来就迫不及待地去看自己的蛇胆有没有破壳的迹象。
蛇蛋孵化的时间大概在两个月,可是眼瞅着已经过去五十多天了,只有极少数蛇蛋孵化出幼蛇,剩下三千多颗几乎是纹丝不动。
直到80多天过后,杨洪昌的心算是彻底凉透了,这第一批蛇是孵化失败了,一万多块钱血本无归,孵化出来的几十条蛇,还不够来回的运费。
待孵化的蛇卵
人生中第一次重大的决定就这样画上了惨烈的句号,杨洪昌的心情难过得无以复加,妻子和父母都站出来数落他。
"本来就不同意你养这些东西,家里几千条蛇出来进去的多吓人啊?再说了,这东西天性就是野,靠你能把他养活了?又不是养猫养狗,给口吃的就行。"
八十年代的一万块钱,对大部分地区的人来说都不是小数目,更何况是子思桥村这样落后的小村子,
邻居们看到这种情况,本来躁动的心瞬间冷静下来,大家还是拿起袋子、棍子,一股脑儿钻进后山,继续捕蛇去了。
但机会这种东西,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和肯坚持的人,杨洪昌多年来关注养蛇行业和市场,他知道蛇是可以靠人工来养活的,自己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自己没有认真了解过蛇的生活习性,和孵化环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