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蛇村:全村人与300万条蛇共同生活,蛇王靠它年入千万(4)

2022-05-12 11:55  网易

他迅速从失败的阴影中调整过来,去外地观察、求教,对相关知识做了详细的了解,也确定了第一次养蛇失败的原因,果然跟自己预料的一样。

几个月后,他回到了家,还带回来四万枚蛇蛋,顺便买来很多关于养殖蛇的书籍,这些都是他用贷款的钱买的,这一次,他要置之死地而后生,决心扳回一局。

家人看到这个情况,吵得不可开交,觉得杨洪昌一定是疯了,中了蛇妖的蛊惑,这个人家要完蛋了。村里人听说以后,也在背地里开始对他指指点点。

杨洪昌生活照

杨洪昌没有理会这些流言蜚语,他知道很多东西只能自己默默承受,别人无法分担,但总有一天,他要向别人证明自己的决定是不是正确的。

这一次,他选用了泡沫箱里铺泥土作为孵化蛇蛋的"模拟洞穴",因为这种材料与石头或砖墙相比,温度更加恒定,蛇蛋在里面不易受温差影响,成活率就会更高。

他每天最紧要的事就是观察蛇蛋的变化,一旦有一丝异样,就会翻开书本仔细查阅,再不行就马不停蹄地跑到市区请教别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个月后,杨洪昌看着孵化成功的三万七千多条幼蛇,乐得合不拢嘴了。

这一次,他用自己的倔强和孤注一掷成功地让亲友们刮目相看了。

按照市场价格,每条幼蛇按照3.8元的价格出售,杨洪昌一下子到手十四万,还掉贷款后,手上还剩五六万,他成为了子思桥村最富有的人。

这一招出手马上吸引来了全村的村民,包括曾经对杨洪昌冷嘲热讽的那些人,纷纷来讨教养蛇的方法,杨洪昌并没有为此心怀芥蒂,更没有因为自己手头有钱就变得趾高气扬。

他把自己养蛇的经验全盘托出,教大家伙儿怎么买蛇蛋,怎么孵化,怎么销售。

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情况,他也会亲自跑到对方家里进行手把手的指导。

养蛇场

几年下来,全村人都加入到养蛇卖蛇的行业中,而且所有的家庭都摆脱了贫困,依靠自己敢想、敢拼、敢做的这股劲儿,过上了富足的日子。

中国第一蛇村

如今的子思桥村已经今非昔比,村里道路宽阔,树荫浓郁,白墙黑瓦,基本上家家户户都盖起了两层小楼。提起蛇,大家语气宽和,熟悉的像老朋友。

在村里闲逛几圈,会发现有的小孩们手中拿着的除了玩具,还有两三米长的蛇,

他们对蛇一点都不害怕,任凭蛇盘在自己的脖子上,或缠在手臂上,像戴着首饰一样自然,大人们笑着说:"从出生就天天和蛇生活在一起,没有害怕的。"

一位头发灰白的老奶奶在院子里忙碌,她指着自家的蛇池给大家看,说自己从四十几岁开始养蛇,已经养了十几年。

她弯下腰一下子搂起几十条蛇,亲切地像孩子一样。

但无论大家如何介绍自己养的蛇多么温顺多么乖巧,记者还是不敢靠近这些令人发怵的生物。

正常人对蛇的恐惧是刻在基因里的,这是进化的结果。

子思桥村一百七十多户人家,捕蛇养蛇的历史已经有三十年,当然有人被蛇咬过,甚至也有人因此丧命。

但并不会影响大家对蛇的喜爱和尊重,因为对他们来说,没有蛇,就没有现在的生活。

资料图

"他们会第一时间跑来找我,甚至不去找医生",杨洪昌大笑着说到,论起被蛇咬,我应该是经验最丰富的,他抬起手臂,上面大大小小的咬痕有的已经斑驳,有的还清晰可见。

毒蛇的咬痕只有两个孔,没毒的蛇咬完会留下一排牙印。

杨洪昌乐意与大家分享这些,如果被毒蛇咬到,要赶快把毒挤出来,或者在被咬的地方旁边划两个口子放血,否则就会出大事情。

有时候根本来不及跑去医院,大家马上就会来找我,"被咬得多了,我也成半个医生了。"

尽管养毒蛇非常危险,但几乎每家都会养一部分毒蛇,因为毒蛇药用价值更高,能创造更多利润。

而在这些养蛇人的心中,最危险的工作莫过于取蛇毒了。

取毒师每隔20--30天取一次蛇毒,事先准备好带有薄膜的容器,将毒蛇攥在手中,在毒蛇张开大嘴的瞬间,用它的毒牙刺破薄膜,它就会射出毒液。

这个过程非常危险,因为毒蛇的攻击性比一般的蛇高出许多,它的头可以360度旋转,稍不留神就会被咬到,而一旦咬到并射出毒液,后果不堪设想。

蛇毒的产量很少,每条毒蛇一个月只能取到一两滴毒液,因为取毒过程极其危险,产量又极少,所以蛇毒的价格非常昂贵,被称为"液体黄金"。

蛇毒的药用价值很高,每一百毫克蛇毒可以制成8万剂抗毒血清,就能够拯救四千人的生命,因此,在养蛇人心里,毒蛇虽然脾气暴烈,却是非常受尊重的。

尽管有人在取毒时不幸丧命,但并没有因此放弃毒蛇的养殖。

这也是一个人人闻之色变的职业,现在全国的取毒师不超过百人。子思桥村虽然家家养蛇,但也有专门的取毒师,并不是各家自己取毒。

1996年,杨洪昌创立了德清县莫干山蛇类实业有限公司,养殖场地几经扩大,如今已扩大到75000多个平方,在全国范围内与150个养殖户签订了订单,还建立蛇类加工场地2000多个平方,GMP认证的蛇类保健品生产线一条,每年的保底收益在700万元以上。

此外,杨洪昌还收到了相关部门颁发的《企业境外投资证书》,他把生意做到了韩国,与韩国金&丁株式会社达成了深度合作,并在韩国KBC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推动下,数次受到韩国农业部门邀请,担任蛇类养殖场的技术顾问。

蛇村的人对蛇的感情是几十年慢慢积淀下来的,正如80后养蛇人杨晓霞所说:"我们老一辈,像我爸爸他们,文化水平不是很高,主要是比较粗旷型的养蛇。到后面我们希望是全部可以我们自己繁育出产,让我们这个行业能够可持续更替。"

在他们眼中,蛇从一个凶猛、残忍的动物变成一种"摇钱树",再变成一种需要与人和自然共同繁衍生息、互惠互利的"朋友",

可以说,子思桥村人民的致富经,不仅仅是勤劳、果敢带来的,更是充分地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