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帝国的巅峰,深度解析开元盛世的形成与各领域的发展(2)

2024-01-01 09:22     360kuai

然而,如果没有贤相能臣的辅佐,再英明的帝王也不可能以一人之力创造历史。史上多有勤政的帝王,但少有治世的明君,其主要原因之一,要么是身边没有贤明宰相和能臣干吏,要么就是出于刚愎与猜忌之心,明知有也不愿放手任用。正如《全唐文》记载的中唐名相裴度所言:"纪太宗、玄宗之德,则言房、杜、姚、宋。自古至今,未有不任辅弼而能独理天下者。"全力辅佐唐玄宗成就"开元之治"的,就是开元初期的两位著名宰相:姚崇与宋璟。玄宗名相

姚崇,本名元崇,字元之,开元年间,为避"开元神武皇帝"尊号,改名姚崇。早在武则天当政时期,姚崇便已官至宰相,深受武皇赏识。张柬之之所以能以八十岁高龄出任宰相,就是姚崇和狄仁杰大力举荐的结果。神龙政变后,武则天被废黜,姚崇念及往日君臣之情,为其一洒同情之泪,引起五大臣不满,被贬为地方刺史。睿宗复位后,他再度拜相,旋即又因支持太子李隆基而得罪太平公主,再次被贬。

公元713年,在唐玄宗铲除了太平公主德势力后,立刻起用姚崇,任其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未久又擢为中书令。复相之初,姚崇便向玄宗提出了著名的"十事要说"。这是姚崇与皇帝的十条约法,也是他的十大施政纲领:一、施政以仁义为先;二、不谋求对外扩张;三、宦官不得干预政事;四、皇亲国戚不得担任台省要职;五、施行法纪必从亲近之人始;六、对百姓除租赋之外不得苛取;七、停止建造各种寺观宫殿;八、对臣下接之以礼;九、鼓励犯颜直谏;十、杜绝外戚干政。

姚崇理政,善于权变,因事制宜,从不墨守成规,且办事雷厉风行,注重实效,所以"救时宰相"之誉,亦可谓恰如其分、实至名归。姚崇在任四年,虽然时间不长,但却开启了高效而务实的新政风,把混乱不堪的帝国政治引上了一条健全的发展轨道,为盛世的来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博得了朝野上下的交口赞誉,人们说他"忧国如家,爱民如子,未尝私于喜怒,唯以忠孝为意"。姚崇离任后,推荐宋璟担任宰相之职。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