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补充食物来源
事实上,昆虫本身含有的营养,超乎大家的想象。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现在可以吃的昆虫各目所占比例及代表:鞘翅目(如甲虫),占31%;鳞翅目(如蝴蝶、飞蛾),占18%;膜翅目(如蜜蜂、蚂蚁),占14%;直翅目(如蚱蜢、蝗虫和蟋蟀),占13%;半翅目(如蝉、蝽),占10%;等翅目(如白蚁),占3%;蜻蜓目(如蜻蜓),占3%;双翅目(如苍蝇),占2%,以及其他类昆虫,占6%。
这些昆虫,因为种族区别、发育阶段、成长环境等的不同,所含的营养物质不尽相同,但总体呈现出营养丰富的特点。
2021年8月31日,内蒙古自然博物馆举行活体昆虫展。图源:王正|新华社发
首先是蛋白质含量高。可食用昆虫的蛋白质一般可以占到其干质量的30%-70%,超过一般畜禽、鱼和禽蛋的蛋白质含量。其中,半翅目的蛋白质含量在42%至73%,直翅目的蛋白含量在60%至80%之间,比如蝉蛹的蛋白质含量大概为49%。
昆虫蛋白质的优越,不仅体现在高含量上,还体现在高消化率上。一般情况下,鸡蛋和牛肉的蛋白质消化率为95%和98%,而白蚁和绿色蝗虫的蛋白质消化率分别可以达到90%和82%。昆虫的蛋白质消化率与动物的相近,高于植物--植物蛋白被纤维素包围,不能与人体里的消化酶充分接触。
【注:食物中被动物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被称为可消化营养物质,可消化营养物质占食入营养物质的百分比,为消化率蛋白质。消化率,指蛋白质被消化酶的分解程度。】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部分--氨基酸,昆虫也可以提供。比如,蜂蛹包含18种氨基酸,其中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黄粉虫(也称面包虫)包含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7种,人体半合成的氨基酸4种,它也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
其次,脂肪是昆虫的第二大营养成分,昆虫的干重中平均含有10%到50%的脂肪。竹虫脂肪含量高达60%,蟑螂和白蚁的脂肪平均含量分别为30%和33%。而在昆虫的脂肪中,其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占主导地位,比如,竹虫60%的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约为56%。
更重要的是,昆虫的胆固醇含量比一般常见食物低。蟋蟀的胆固醇含量约为105mg/100g,蝗虫约为66mg/100g。与之对应,鸡蛋的胆固醇含量约为372mg/100g,是上述两种昆虫的3到6倍。
最后,昆虫还蕴含人类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要知道,微量元素也是人体内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之一,缺铁会导致缺铁性贫血,缺碘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疾病等。
发育初期的蚱蝉,铁含量是瘦猪肉的28倍左右,蛾毛虫的铁含量则达到31-77mg/100g。此外,蜂蛹体内维生素A的含量超过牛肉,维生素D的含量则是鱼干油的10倍,它还含有数十种对人体有益的酶以及锗、硒、锌、钙等;蚱蜢、蟋蟀和甲虫则富含维生素B9。
一些昆虫身上还含有帮助消化脂肪的抗氧化剂和酶抑制剂,这意味着,食用部分昆虫有助于消除高胆固醇和肥胖。
早在2013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就发布了相关报告《可食用昆虫:食物和饲料保障的未来前景》。报告指出,许多昆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铁和锌,含量甚至超过传统肉类。同时,FAO还指出,就全球范围来看,昆虫已经是至少20亿人口饮食中的一部分。
2018年,《自然》旗下期刊《科学报告》刊发的一个研究表示,吃蚂蚱可促进有益菌的生长,改善肠道菌群。
总体而言,昆虫以小小身躯,承载了人类所需的多种营养,在世界人口日益膨胀的当下,补充了食物来源,尤其是肉类来源。
【注:2019年,联合国秘书处经济与社会事务部(UNDESA)在名为《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重点》的报告中指出,世界人口预计在2030年达到85亿,2050年达到97亿,本世纪末达到近110亿的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