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任命年轻、经验尚不足的年轻设计师具有一定风险性,但他们的创意呈现方式、设计思维以及对当下"Z世代"消费者的共情能力,使年轻设计师在"让品牌迎来新生"这件事上更具赢面。而对于高层来说,将品牌交给更懂当下市场规则和"Z世代"消费者特性的年轻设计师,是让品牌走向新生的一条捷径。
菲拉格慕首席执行官Marco Gobbetti在谈到为什么选择Maximilian Davis全权掌舵品牌创意大权时表示:"Maximilian Davis清晰的愿景、高超的执行力和强大的审美使他成为新一代设计师群体中最杰出的人才之一。"
在时尚圈,Maximilian Davis并不是个例,正如Marco Gobbetti想表达的,"与品牌发展具有一致愿景"成为了品牌选择新创意掌舵人的标准之一。Trussardi高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Benjamin A.Huseby与Serhat Işık两位创意总监的愿景和构想与品牌'DNA'一致,两位的加入能够重塑拥有百年历史的Trussardi。"
翻阅近年来时装品牌的创意总监任免声明不难发现,不管是哪类品牌,"愿景"都是被屡屡提及的一个词汇,这也意味着,与"Z世代"消费者对话是品牌们的共同愿景。
频繁更换创意总监是无奈之举?
与时代曾经赋予创意总监的"设计职能"不同,如今的创意总监常常需要身兼多个角色,除了设计,还要懂营销,对自己的身份进行延伸和探索,并利用职务洞察市场趋势和年轻消费者需求,为服务的品牌实现年轻化目标。巴尔曼(Balmain)创意总监Olivier Rousteing曾以自己为例,解释了现代创意总监的职务内涵,他表示,"设计"并不足以概括这个角色的全部。作为创意总监,还需要投身于开发和执行品牌的全方位愿景,而这一"愿景"需要能够引起广大消费者及社交媒体粉丝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