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街道乡镇养老服务联合体运行机制,引发广泛关注。4月1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官网发文,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正式印发《关于推进街道乡镇养老服务联合体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到今年底,北京市将基本建立养老服务联合体运行机制。《指导意见》还就如何均衡布局老年服务设施、统筹整合老年服务资源、养老服务需求未诉先办等重点布置了任务,为解决居家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对如何向老年人提供就近精准养老服务提供了指导。
今年底基本建成运行机制
《指导意见》明确了建设街道乡镇养老服务联合体的主要目标。
具体来看,北京将分类分层有序推进养老服务联合体建设。到2022年底,全市联合体运行机制基本建立;到2025年底,全市联合体基本建成,实现平稳有序运行,老年人获得感不断提升;到2035年底,全市联合体全面建成,并取得良好成效。
所谓街道乡镇养老服务联合体,指的是在街道党工委(乡镇党委)的领导下,聚焦辖区内老年人服务需求,建立健全议事协商、涉老信息整合等机制,统筹辖区内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及各类服务商等资源,为辖区内全体老年人提供就近精准养老服务的区域养老模式。
对于养老服务联合体应取得的效果,《指导意见》还强调,需强化资源整合、供需对接等,加快形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从而不断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