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理发店陷入倒闭潮,不是没客人,而是自己把自己玩黄了

2025-07-13 13:57  头条

只想简单理个发,却被理发师围着不停"推销"

关键是有的店这技术不咋地,收费还不低

更是动不动就让你花上千块办卡。

结果这店开着开着就开不下去了

难道真是像大家议论的那样,这些理发店不是没人来,而是它自己把自己给玩黄了吗?

理发店这坑到底能有多大,江苏扬中发生的这件事或许就是个特好的例子。

杨女士本来就是想去修剪一下头发,结果一步步被忽悠进去,稀里糊涂地在理发店里花掉了五万八千多块钱。

这事还得从2023年4月说起,杨女士第一次踏进那家店,染完头发后,理发师就嘴巴甜甜地忽悠她,说有一个祛斑套餐特别好。

结果当天她就充了一万块,店里还送了个文眉套餐,这还没完,没过多久,理发师又找了个理由,说让她来店里看看头发的颜色情况。

去了之后又被推荐了一个头皮护理项目,然后又乖乖地充了三千块,接下来的日子,理发店的美容师给她做祛斑的时候,趁热打铁又推荐了暖宫和祛黄的项目。

其实这里也就很奇怪了,你一个理发店医美项目这么多呢?能专业吗?

结果杨女士也是老实,又掏了两万四千多块,更让人哭笑不得的,后来纹眉师又以"看文眉恢复得怎么样"为借口,把她约到店里,接着又是新一轮的推荐。

前前后后花费天价,等她后来回过神来,觉得文眉和祛斑效果都不怎么样,想去把钱要回来,结果可就难了。

虽然理发店一开始嘴上答应退她四万多,可实际上只退了一万多块钱后,就对她爱搭不理了。

杨女士没办法,只好把这事儿告到了法院,最终法院判决理发店还得把剩下的两万九千元退给她。

这种被理发店"下套"的事儿不止这一桩,像之前网上报道的,十六岁小伙子剪头发烫头发被黑了四千元等等,这些新闻一出来,大家心里都特别堵得慌。

商家一边把价格定得老高,另一边又挖空心思地给顾客设套路,花的钱跟标价不一样,不光是把消费者的钱包掏空了,还把整个理发市场的规矩都给搞乱了。

为了能管管这些乱象,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很多地方都出台了规定进行限制,可即便这样,还是有些商家能找到空子,继续玩他们的套路。

传统理发店的高价陷阱,推销套路把大家搞得心烦意乱,连带着整个行业都成了忽悠和吞金的代名词。

这样直接的后果就是大家相互损害,顾客们格外警惕甚至不愿意消费,长此以往不少理发店就这么做不下去生意了。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一种叫平价快剪的新模式,简直成了理发市场里的香饽饽,很多商场地下层,那些不到二十平方米的小快剪店门口,竟然排起了长队。

顾客们安安静静地坐着,可能也就十几分钟,一个清爽利落的发型就剪好了,很多人都在说这种店"动作快,收拾利索,关键还是省心!"

这背后其实是大家受够了那些套路,特别想回归简单,透明的消费,而这些快件店最大的特点就是"反套路"。

这些快剪店就讲究三点,也就是快,专,省,只做最基础的头发修剪,不烫不染,更不推销,也不让人办卡。

价格都清清楚楚地贴在墙上,顾客一进门就知道要花多少钱,明明白白。

都说大道至简返璞归真,理发店经历了那么多年的发展,甚至把手伸向美容业,搞了个美容美发的进阶行业出来,最后火起来的,还是那些专搞头发的快剪店。

提到现在的理发,网友们吐槽的,分享经验的都有。

有网友提到了理发店办卡的那些坑,说那边有些店就是这样,先让你办张卡。

结果过几个月店里一装修或者换了个店长,就告诉你以前的卡不能用了,得重新办。

他特意提醒外地来的人,直接去超市旁边的快剪店,那里十五块钱,肯定不会坑你。

更有人直接就开骂了,那些动不动就收几十几百块钱的高价理发店,老百姓不光是没法接受,从心底里都感到厌烦和抵触。

他觉得像这种店"必须得推倒重来",让简单的理发服务回到正常,理性,百姓能接受的价格水平。

当然也有不少人已经爱上了快剪店。有位网友就说,他们那里广场边上就有五块钱的理发店,剪完感觉特别自在舒服,回家自己洗一下就行。

从网友这些评论也能看出来,快剪模式之所以这么火,其实就是市场在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做更细致的区分。

它满足了那些追求高效率,讲究实惠,喜欢明码标价的顾客群,当然这不代表那些传统的美发沙龙就没活路了。

现在市场上,对那些手艺特别好和顾客沟通顺畅,价格又公道的"匠人型"理发师,需求也是挺大的。

就像之前网上挺火的那个晓华老师,人家就坚持男士理发三十块,女士四十五块的定价,完全按照顾客要求来,绝不乱发货。

他对自己手艺的定价也挺实在,说"自己的手艺目前只值这个价",这番话听着就让人觉得踏实。

其实理发这件寻常事儿,正变得越来越透明和多元,大家现在更看重服务是不是实在,价格是不是公道。

希望商家都能多点真诚,少点套路,让大家理发都能理得开心,花得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