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变,明军二十万精锐灰飞烟灭,明军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2024-10-06 07:42  360kuai
土木堡之变这场大败,历来众说纷纭,原因不外乎王振专权、英宗昏庸、亲征失策、行军路线错误等等原因。 这些原因,都已被说得太多,我在自己的专栏文章里也都有详细描述,却少有人正视明军与瓦剌军战斗力的差距,尤其是统帅层面的差距。 战场上,统帅是军队的灵魂,霍去病以八百骑兵击溃匈奴上万人马,孙刘5万联军赤壁大败曹操20余万大军,都是军队统帅之力。 土木堡之变原因固然很多,但抛开种种阴谋论,明军与瓦剌军战斗力层面的差距,是失败的重要原因。 简略分析一下明军与瓦剌军战斗力的差距。


张辅跟随英宗出征,最后死于土木堡。许多人认为,如果让张辅带兵,不会出现这么大的惨败。可是或许忽略了一个事实,张辅当时已75岁,已近风烛残年,是否还有精力从事实际的军事性工作呢?实际上,宣德四年,明宣宗时期,张辅就已经不再执掌实际军务,考虑到他年老,宣宗只是要求他在初一和十五的时候上朝,基本处于半退休状态。 赵云七十连挑韩德一家五将,那是罗贯中的演义,七十五的张辅,或许还能出出主意,能不能骑马都还是个问题,指望张辅扭转乾坤,就如同指望朱祁镇变身朱棣一样不靠谱。 两军战力差距,在英宗亲征前就已表现得很明显。 七月一日,大同右参将吴浩领兵出击,在猫儿庄迎战也先,兵败阵亡。七月十五日,大同总督宋瑛、驸马都尉井源、总兵官朱冕、右参将都督石亨各领兵一万出阳和进行防御作战,又大败,宋瑛、朱冕皆战死,石亨败还大同。 这几位将领率领的都是大明边军精锐,当时明朝防御的重心是蒙古,大同宣府的边军就是全国最精锐的部队,七月十五日那场战役,明军兵力并不少,达到了四万,基本就是大同的主力部队,将领也不弱,宋瑛、井源朱冕、石亨等人要么是将门世家,久经战阵,要么是军界新星,潜力无限。 这些将士出击之时,恐怕也是充满自信,想要建功立业。遗憾的是,战场上表现出来的结果,却是全军覆没,只有石亨生还,这个石亨,在半年多之后的北京保卫战中,却成为了明军最耀眼的明星,由此可以想见,大同出击的明军战斗力其实不弱,却在也先的打击下脆败,说明什么问题呢?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