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后期为何会出现“浙兵半天下”现象在当时又有什么影响

2022-04-03 21:19     360kuai

导语

明朝是历史上受争议较多的朝代,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定国号明,明朝存在了276年。即使明朝出现了一些荒唐的皇帝,但是不可否认,明朝是一个很强盛的朝代,它有一个头衔是军队数量世界第一,在巅峰时期,军队数量达到了270万。在开国之初,明朝军队的主要来源是诸将原有之兵、被俘虏归顺的元兵、根据户籍抽丁而来的兵员,除此之外,还有通过简拔、抽充及收集方式组成的军队。这种卫所制是建国之初的主要兵制。但到了明朝中期,卫所制就开始暴露它的缺点,战斗力不足,无法承担保家卫国的重担,于是,地方军队开始成长,为抗倭而生的兵屡战屡胜,名声大涨,开始站上了历史舞台。

其实"浙兵"这一词并不是在戚家军之后才出现,在嘉靖御倭战争以前,浙兵指的是浙江卫所兵,所以本文提到的浙兵是包括戚家军在内的成长起来成为明朝中后期极为依赖的王牌军队--浙兵。

倭寇是13世纪到16世纪左右侵略朝鲜/中国沿海和南洋地区的日本海盗集团的泛称,他们主要是在这些地区劫掠和从事走私贸易,在明初,由于"海禁"政策的一些失误,让日本一些失意贪婪的商人和土豪钻了空子,在中国沿海地区肆无忌惮的烧杀抢掠、武装走私,但是由于明朝卫所兵素质差 战斗力弱,软弱无能,沿海倭患越演越烈。在16世纪中叶,中国被杀害的军民达十万人,举国上下的百姓人心惶惶,朝廷十分担忧。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