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荀彧的内心来说,他是以汉室的臣子自居的,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匡扶汉室。如果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他没有必要去为曹操效力,去走那么艰难的道路。
在袁绍的手下,以荀彧的能力,岂能出不了头。但是,荀彧选择了离开。他离开的最根本原因,是袁绍的不臣之心。袁绍在羽翼还不算丰满的时候,就已经有代汉的野心。在迎接汉献帝一事上,他的意见是不愿意受汉献帝的约束。在刚刚有了一点成就,他就赶快让手下去鼓吹自己应该代汉。袁绍的行事是连一点点掩饰都没有。荀彧看在眼里,当然要离开他了。
荀彧来到曹操的手下,是因为当时的曹操还是以匡扶汉室为号召的。在曹操后来的自述中,也提到了自己本来理想恢复汉室江山。在这个时候,双方志同道合,配合得如鱼得水。也正是因为这样,荀彧才为了曹操殚精竭虑,立下了不世奇功。
但是,荀彧为曹操做的这一切,都是在为了匡扶汉室的前提下做的。他在劝曹操奉迎汉献帝的时候的口号是,"奉天子以讨不臣"。与那些"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差距简直是天壤之别。在与袁绍交战的时候,荀彧又对曹操说,"夫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