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暨艳案”入手,谈东吴政权内部淮泗集团与江东士族的权力斗争(8)

2023-07-27 17:39     360kuai

公元264年,孙皓即位后,残暴不仁,淮泗集团的领袖人物张布等被杀,江东士族全面压制了淮泗集团。其中,陆抗迁镇军大将军,领益州牧、荆州地区,实际上整个吴国的边防重担全在陆抗一身,当时甚至有"陆抗存则吴存,抗亡则吴亡"之说。凤凰元年(公元272年),陆抗平定步阐之乱,迁大司马、荆州牧,手中权柄,已不亚于乃父陆逊当年。陆凯则升任左丞相,对孙皓进行猛烈抨击,由于忌惮陆氏家族势力庞大,孙皓也没有敢对陆凯下手。但是,孙皓在位期间,"自登位以来,法禁转苛,赋调益繁;中宫内竖,分布州郡,横兴事役,竞造奸利;百姓罹杼轴之困,黎民疲无己之求,老幼饥寒,家户菜色"。这就使得江东士族奋争无果之下,对孙氏政权产生了很强的离心力,使得东吴政权在西晋大军的进攻下没有遭遇坚决抵抗就迅速灭亡。

东吴孙氏虽是江东人士,但其出身一般,赖以起家的是来自淮泗一带的部属,东吴政权的建立是以孙策率淮泗兵进入江东,横扫诸侯为起点的,但真正完成建国则要等到东吴政权从淮泗化到江东化的转变完成。从孙策时期开始,外来的淮泗集团与世居江东的吴姓士族都存在利益诉求,自然不可避免地产生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利益差异和冲突,进而产生权力分配上的矛盾。在两大集团的权力斗争中,以孙权为代表的孙氏吴主明显偏向在本地没有根基只能依靠孙氏的淮泗集团,在孙氏宗族的支持下,淮泗集团在与江东士族的权力斗争中互有胜负,甚至在孙权时期一度占据上风,但随着自身精英逐渐老去,人才难以为继,在诸葛恪被杀之后,以吴郡陆氏为代表的江东士族重新崛起,淮泗集团就不再具备与江东士族抗衡的资本,而淮泗集团人士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落籍江东,逐渐融入了江东士族,江东士族则全面掌握了东吴政权,直至东吴政权灭亡。

参考资料:《三国志·吴书》、《资治通鉴》、《后汉书》、《孙吴政治与文化史论》、《试论孙吴时期淮泗集团的兴衰》等。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