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家族四世三公,这为袁绍带来了不小的威望,但是同时也注定了袁绍没法像曹操那样对待汉室政权,深受皇恩的袁氏都对汉室不敬,那天下人还有什么理由对汉室再抱有幻想呢?所以迎立汉室对袁绍而言其实是一把双刃剑,诚然,把皇帝控制在手中确实可以笼络一大批愿意为汉室尽忠、敬重正统的人才,但同时也会对袁绍本身产生制约。
从这点看袁绍放弃迎立汉室,其实并没有大问题,他迎奉天子的回报率显然没有曹操那样高。袁绍不迎奉汉室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有当皇帝的野心。(主簿耿包密白绍曰"赤德衰尽,袁为黄胤,宜顺天意,以从民心"绍以包白事示军府僚属,议者以包妖妄宜诛。绍知众情不同,不得已乃杀包以弭其迹。《 后汉书:袁绍传》)和曹操以周文王为榜样不同,实力强劲又有威望的袁绍是想当皇帝的,虽然因为缺乏强力的支持而不得不隐藏起野心,但是他从始至终都是怀着这个心思的,在这样的前提下,让袁绍迎奉真正的皇帝不是给他自己找不痛快吗?所以袁绍不迎奉汉献帝其实是碍于自己的身份与野心,迎立汉室会有许多掣肘之处,而非不清楚迎奉皇帝这一举动带来的好处,同样是不纳谏,这二者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分封"诸子,看似埋下祸患却情有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