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黄仁宇:公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货币之流通,较前普及。火药之发明,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天文时钟,鼓风炉,水力纺织机,船只使用不漏水舱壁等,都于宋代出现。在11、12世纪内,中国大城市里的生活程度可以与世界上任何其他城市比较而无逊色。(《中国大历史》)
宋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煤国煤的大量使用,使宋朝冶金业实现了一次革命。宋代的生铁年产量最高达到12.5万吨,而英国1720年的铁产量只有2万吨。因此有经济学家说,"中国在14世纪离工业化只有一步之遥。"
英国科学院院士李约瑟: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中国科学技术史》)
美国孟菲斯大学教授孙隆基说:"在我们探讨宋朝是否世界'近代化'的早春,仍得用西方'近代 化'的标准,例如,市场经济和货币经济的发达、都市化、政治的文官化、科技的新突破、思想与文化的世 俗化、民族国家的成形,以及国际化等等。这一组因素,宋代的中国似乎全部齐备,并且比西方提早500 年。"